古代攻城,为何很少采取提前将士兵伪装成平民,提前潜入城内策应的办法呢?
多的是,但是前期不多
大家都知道墨家,但是很多人都会忽视墨家对城市攻守的影响
在墨家还有影响力的时代,守城的官员都是有操作手册的
比如《墨子.号令》: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輒收,以属都司空若侯,侯以闻守,不收而擅纵的,断
意思是一切闯入非居住区的人,都由管理此区域的都司空和候把他抓起来,不拘留就擅自放人的主管都砍了
这里可没说是外地人还是当地人,这说的是所有人,甚至包括军吏和士卒
《墨子》比较长,还绕口,我就不慢慢讲了
你知道它连居民,士兵和守将及其家属该放哪里,分别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都讲得明明白白就行了
刚才举的例子是墨子.号令,另外还有墨子.备城门,墨子.杂守,墨子.迎敌祠等教材
以前大家都是讨论秦始皇为什么搞郡县制,为什么不搞分封制
却很少有人讨论他哪来的勇气把皇权下放到每个县
他靠中低级官吏的秦法和墨守的普及教育
只要有城池,按照操作规程办,一般的敌人就打不进来
能打进来的,那就表现军力远超城内或者城内本来的居民大规模反叛……
这才是他搞郡县制的信心来源
不过很遗憾的是他的《墨子》普及教育,教出了一个优秀的学生,他就是刘邦……
亭长的工作就是协助县长守城和维护当地治安
当然了,曹参也要学,他是汉军的军功第一人
你既然学了守城,是不是自然就知道该怎么攻城了?
就算别人没有这个灵气,刘邦总该有点儿吧?
这就是他几乎无伤拿下砀县的原因
砀县是他经常混的地方,城里管城门的人都不知道跟他喝过多少酒了
你墨守学的再好也拿下属都跟攻城方是老相好没办法
而刘邦打不进丰邑,则说明了他在老家是真的没人心
反而是沛县,箭上加个信就拿下来了
里面除了朋友以外都是亲戚啊
秦末的历史记录是史书中比较详尽的部分
你看当时有人用伪装平民这招吗?
为什么明末很常见的办法,秦末没有?
是人口增加后管理难度提升了?
还是明军不学《墨子》?
我倾向于后者
因为墨家在东汉时期就逐渐消失了
西汉前期,别看汉军老不敢跟匈奴出去打
可是匈奴想要打进城,都是几万,甚至十几万军队来才行
汉军是学《墨子》的
毕竟开国皇帝是学过的
就刘邦对秦法的了解,他既然是考上的秦吏,那就大概率是考的守城技能
秦法那么复杂,他能考上就不说刘邦不读书了
而且游侠也是墨家常玩儿的东西……
老刘当了那么多年的游侠,没学过墨家,也应该认识很多墨家
总不能出去混的时候,光喝酒不聊天吧?
刘邦那么爱面子的人,只要圈子里聊,他就有下功夫学的可能
这也是张良给他讲兵法,他能听懂的原因
守城小吏刘邦,就在秦始皇的守城手册普及教育下和研究生导师张良的帮助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较强军事能力的政治家
然后他建立了一个王朝……
我想汉武帝老跟游侠过不去,也是吸取了秦始皇的教训
在郡县制的时代,是要把所有可能成为汉高祖的人通通掐死在襁褓里的……
不然他不就是第二个秦始皇了吗?
然后墨家逐渐消失了
游侠是真能成事儿啊,上限贼高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