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特朗普会当选,美国的社会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这是一本新鲜的畅销书,在特朗普当选后盛行。年仅30的作者写下了自己不精彩却艰难的回忆录,把美国最悲观绝望的‘乡下人’呈现在眼前。出路又在何处?我们的社会也有这样唱着悲歌的‘乡下人’么?”
<1>
书的一句话的介绍很吸引人:“全世界的绝望与焦虑,一个美国“乡下人”的愤怒和无奈”。更让人下手买它的是纽约时报的一句书评: In ‘Hillbilly Elegy,’ a Tough Love Analysis of the Poor Who Back Trump。特朗普莫名的崛起,不仅让世界莫名其妙,让美国人自己也莫名其妙,他们自己都想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作者J.D.Vance是个1984年出生的青年人,如他自己说的,他既没有当上州长,也没有创立起10亿美金的公司;即使是耶鲁法学院的毕业生,每年也有200名,大家对他们并不感兴趣。
他之所以,写这本书,恰恰相反的是,“并不是我取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而是因为我做的事情非常平凡,但大多数像我那样长大的孩子都做不到。”正是,这样的做不到,让他在30岁出头的时候,写下自己的回忆录或者说是成长史,他想要把像他一样孩子生活的空间展示出来,把那种无解的焦虑和绝望展示出来。这正是美国梦的另一面,他和他的家庭都是坚定的信仰着美国梦的白人,却消失在美国梦里面,成为了美国最悲观的群体。
<2>
作者自称为乡下人(hillbilly),是苏格兰-爱尔兰后裔的白种人,他的家庭随外祖父母在40年代的经济浪潮时,来到了米德尔敦。而现在,这里的工业已经没落,曾经的固定投资变成了铁锈,他称之为Rust Belt(铁锈地带)。那个年代兴起的富有家庭都搬离了这个地方,只有这群被贬值的房子绑住的白人工人阶级,无法逃离。这种绝望压垮的是他父母这一代,他们过度消费主义、与世隔绝、愤怒、不相信他人,并把孤立传给了他们的孩子们,这群孩子们在家里与狼共舞。
Vance的家庭就像这个群体的一个统计画像,先后有5个父亲,母亲暴躁、吸毒,甚至在他12岁那年,想带他一起自杀,他生活在永无休止的搬来搬去和争吵中,一度也酗酒、吸烟,还尝试过吸毒。
Vance的幸运在于那性格无比强悍阿嬷(外婆),那个持有老派价值观,告诉他不要怂,自己想要的都能通过努力得到的外婆。高中最后时期和外婆的稳定生活把他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他赢得了去海军陆战队的机会。在那里,他才开始一层又一层的剥离死死附在他身上的绝望感,知道低估了自己,努力可以改变自己。而其他像他的孩子却陷入了深深的“习得性无助”,发现自己的决定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影响,从而不再做任何改变。
当他进一步上升到耶鲁法学院,这个美国最一流的大学,才发现身边没有几个他。他看到了社会成功的另一面。这些从富人家庭成长的孩子,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知道如何通过更好的运作人脉关系来获得重要的信息,来做正确的决策,也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而同样也发现,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群体在隔离自己,这条上升通道上也充满了隔离,上层社会愿意花钱帮助穷孩子,却不愿意打开胸怀去接受这些hillbilly进入到他们的世界。
作者现在已经是他们群体的成功人士,拥有一份好的工作,美好的家庭,没有按照统计概率,坐牢或者有第四个私生子。虽然他过去的生活仍在他的背后张牙舞爪,让他习惯逃避和妻子的对话,想对不守交通规则的人大打出手。但他已经在学会控制,在学会如何在这条路上前行。他也更加的包容自己的母亲,给她关爱和鼓励。
<3>
作者写下本书的意图,并不仅仅是为了批判,也不是为了告诉政客们,之所以乡下人不投票给希拉里,是因为他们讨厌在自己的笼子里看这些政治精英主义的嘴脸,就算也不喜欢特朗普。
他想告诉社会学研究分析和宏观政策制定的人,还没有真正的走进他们的群体,电话调研得到的多半是伪装过的谎言。不是给这群人的经济机会减少了,让他们陷入贫困、离婚率和犯罪率高企的困境;不是通过多给大学提供补助支持,就可以帮助更多的穷人孩子赢得上大学这个最有价值的向上通道。逻辑错了,本末倒置了。他们是因为不相信自己的选择能改变命运,不在意努力工作和好的的机会,而大部分孩子也根本就没有触碰大学的机会。
他想获得理解,寻找出路,用他在这个群体的艰难成功,来提醒、来暗示,怎样才能帮助他们的孩子们走出绝望。如同纽约时报评论的:“虽然Vance没有这些问题的所有答案,但他的揭露掀开了新的角度讨论,他也致力于推动这些改变的发生。”
正是这样的生动、真实的微观剖析,撕开美国社会的另一面,一个弥漫着不可消除绝望的另一面,发人深省,让这本书成为了畅销书。
<4>
美国如此,那我们的社会呢?当东北重工业陷落,成为铁锈地区,那里成长的孩子是不是已经找到了出路?当大量的留守儿童在家,他们是不是也生活在与狼共舞的环境里?当名牌大学的农村录取率越来越低时,是不是我们的“乡下人”已经被社会隔离,甚至触碰不到上升的通道?当社会大量的流行佛系青年时,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习得性无助的流行,我们的青年人还愿意相信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就能创造更好的人生么?这是我们要寻找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