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绵羊》读书笔记
《优秀的绵羊》的作者是美国人德雷谢维奇,这本书对美国当下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学生遇到的困难以及社会阶层分化、固化对教育的影响做了深刻的剖析。作者在美国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本科读本科到博士,再做了5年研究生导师;后来在耶鲁担任10年教职。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一个美国高等教育的亲历者,跳出高校教育圈层,对常春藤精英教育的反思,是一本颠覆美国中上阶层价值观的警世之作。
常春藤的精英教育有什么问题?
不要说美国人,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常春藤盟校都是响当当的存在。应该说他们的地位超过了中国的顶级高校:清华和北大。《哈佛女孩刘亦婷》《虎妈战歌》等等书籍,无不表明了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等大学在全世界人们心中的地位。在大多数人眼里,这些大学就是教育的巅峰,是素质教育的典范。但是,作者德雷谢维奇却认为这些学校的教育有很多问题。为什么,德雷谢维奇是这样说的。
哈耶普(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是私立学校,原本只服务于贵族阶层。一直以来,贵族们赞助学校,送自己的小孩到学校学习,让后辈毕业后继承自己的事业,因此,从骨子里,哈耶普是不欢迎其他阶层人员进入学校的。哈耶普早期,入学考试包括希腊语和拉丁语,这些科目只有在高昂的私立高中才有,平民子弟无缘。
1910年,大部分私立学校为了增加其他优秀高中生的生源,取消了希腊语和拉丁语考试,却增加了骑马,高尔夫等只有有钱人才能参与的课外项目。直到现在,进入哈耶普等学校还是没有和中国高考一样的简单清晰标准,对于阶层以外的人,闪亮的简历,有力的推荐信和SAT成绩都不能少,最后是招生考官的筛选。没有到最后一刻,你也不知道是否能够被录取。当然,哈耶普都是私立学校,在这里,他们不需要和其他人讲究公平。
看上去是素质教育的那些内容,其实只是用来筛选穷人和富人的工具而已。在报考哈耶普等学校前,学校已经筛选出了富翁子弟,穷人子弟无法接受哈耶普所必须的“素质”教育。哈佛大学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全美收入前5%的家庭,斯坦福更加过分,有一半的学生来自全美收入前1.5% 的家庭。
哈耶普崇尚的并不是素质教育,而是另一种应试教育,只是,大家应试的内容有区别而已。
为了排名,哈耶普已经偏离了原来的教学宗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每年对大学进行排名,学生家长们就会根据排名的结果选择学校;哈耶普等学校就根据排名所涉及的项目调整自己的招生策略、研究和教学策略。一轮一轮的循环下来,各个大学越来越趋于同质化,毕业的学生也趋于同质化。为了降低录取率,不管你能否被录取,大学都会向你发出邀请,然后拒绝你。
哈耶普的教授的主要工作是科学研究,而不是本科教育。为了提高研究成果的评分,各个学校的高级教授,更加注重研究,不关注本科教育。那么,进行本科教育的人只是刚毕业的博士生、在读硕博士生、全职的非终身教授等临时性教职员,这些教职员工资低,压力大,难免造成巨大的流动性,难以给本科生以优秀的教学。据一项调查问卷表明,不到1/6的新生对教学表示非常满意,超过1/3的大四学生表示课堂很无聊。
大学的使命是什么?
不同的人上大学接受教育,本身就有不少的原因。古人读圣贤书,有的是为了谋取一官半职,跳跃龙门从此荣耀富贵,有的是要兼济天下达成儒家最高的境界。现在的人上大学,我想,更多的人也是为了有个好职业,好生活吧。但是,从古到今的精英教育都不是这样的。
古希腊,欧几里德给学生教授几何学。一个学生听了一段证明之后便问,学几何学能够有什么好处,欧几里德就叫进来一个奴隶说:“去拿三分钱给这个青年,让他马上离开,因为他一定要从他所学的东西里得到好处。”
《论语·子路》曰: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在中国古时候,希腊古时候,所谓的精英教育都和谋生没有关系。
不少哈耶普的毕业生们认为,如果他们的第一份工作赚不到10万美元年薪,那么名校文凭就白白浪费了。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卖猪肉的时候,大家的感觉是为之惋惜。因此,从名校出来,高薪和体面的工作是必须的。在哈耶普,最受人追捧的职业选择是金融和咨询:2007年有一半的哈佛毕业生选择从事金融和咨询。即便是遭受到2008年金融风暴的冲击,在2010年,仍有将近一半的哈佛毕业生选择了这两个行业。
哈耶普的管理者们,为了迎合排名,为了校友们日后的捐赠,对于这种倾向推波助澜。
德雷谢维奇说:如果只是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丰厚的收入,这和以往的精英教育是不相符合的,这和技校和职业学校有什么区别?
大学首先的使命是教会学生思考......与其致力于培养领导者,不如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公民和思想家。
怎么办?
其实,现在的状况已经非常好了。即便是被大家批评的中国应试教育,也培养出了成千上万的工程师。4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也离不开教育的坚实基础。美国的哈耶普不也是培养出了德雷谢维奇这样的精英吗?即便德雷谢维奇对美国的精英教育挑了那么多刺,指出这么多毛病,那也无法掩饰这些精英大学的优点。
他想说的是,希望能更好一些,也指出了解决方案:博雅教育。比如,美国的小型人文学院和公立学校的教育模式。这些学校,不关注排名,不将自己看作职业培训场所,而是关注教育本身。不在于帮助学生找一个好工作,而是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进行指导,这和大部分大学的专业教育大不一样。
令作者欣慰的是,最近这些年,美国很多大型的公立学校也开始设立类似的人文学院,进行类似的博雅教育了。
中国呢?何帆的《变量》一书,提到了在四川广元偏僻山区的范家小学。因为学校条件艰苦,孩子家庭贫穷,那里孩子学习的目的不是高考。校长和老师们就按照自己的理念对孩子们进行教育,虽然孩子们的家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小女孩李娜遭受被父亲抛弃,母亲病逝的苦难。但是,何帆在考察过这个学校后,说:
但他们是我见过的最快乐、最自信的孩子[1]。
即使是欧几里德也不知道他的几何学有什么用,但是在17世纪,伽利略发现了抛射体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轨迹是椭圆。这时候,几何学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孔子的学说不能帮助务农,却在后来的2000年中,成了中国社会稳定运行的定海神针。
现在,面临智能时代,大量的职业正在被淘汰或者在消失的路上:美国制造业萎缩比例为42%-65%;各类销售和租赁萎缩45%-92%[2]。时间进一步推进,还有多少职业能够保持常青?
何帆说:
这个世界正在改变,但教育体制傲慢地拒绝改变。一条看似宽敞的道路,最后可能会发现是断头路,而看起来崎岖的道路,或许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1]。
不管未来如何变化,李娜在范家小学学会的激情、热爱、自信、好奇、与人合作,这些非专业技能能够帮助她随时接受新的挑战,收获一个充实、快乐的人生。
结束语
中国有句话说,“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老师”。八股文科举制度,同样可以培养出文天祥和曾国藩这样的伟人。每个人自己才是教育的真正核心,学习本身就是我们的目的。
注[1]:《变量》何帆
注[2]:《谷歌方法论》吴军
注[3]: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