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字漫谈·生死之事|三个一|月旦评|品乐书会

in #cn7 years ago (edited)

一、谈“生”不能不讲“死”

“生”与“死”是一双成对儿的概念。有很多文学作品,甚或网络小说已经反复强调过,有黑暗才有光明,有毁灭才有创生等等。倒也不单纯是玩弄概念,而是人类思维固然如此。

生物走上了繁殖和死亡的道路,以实现种群绵延的目标,有两个根本原因:

第一,种群多样性带来的适应力。单独的个体要想能适应多变的环境,要求实在太高了。现在的人类作为地球生物圈演化的最高成果,在这方面也还是很低级。个体众多的种群就不一样,面对变化的、复杂的环境,只要有一部分个体能存活、繁衍,整个种群就可以重新发展壮大。

第二,繁衍的效率高过个体永生。有很多生理机制的搭建比修理要容易,这是因为搭建的时候可以不必是“自行活动的成体”(作为坯胎),而修理的同时却不能影响生存。如果一个人的丘脑用了八九十年,有些细胞需要替换、更新,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这个人还要靠丘脑来处理激素分泌、体温调节和一系列内脏活动。这就好像飞机飞在天上的时候要去修发动机,谈何容易。
实际上,除了神经系统,人体的大部分细胞都处于不断更新之中。而恰恰神经系统是那个随时都在使用、不能轻易改换的存在。从受精卵开始造一个新人,比拿神经系统开刀的成本要小得多,收益也不算差(对于种群来说)。

人类不光是生物,还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有抽象化的语言。

有语言的生物很多,从鲸鱼、海豚到蜜蜂、猴子。有些猴子可以使用十来个音节表示不同的意义。比如,用“吱”表示老鹰,那么大家就往树下躲;用“唧”表示狮子,那大家就都跑树上去(具体发音只是假设)。如果一只猴子喝醉了猴儿酒,把老鹰看成狮子,大叫一声“唧”。那么是它的言语出了错,其它猴子看看地面,又看看天空,“吱”、“吱”声此起彼伏,拖着醉酒的那只一块儿躲到树荫下去了。

人类不一样,人类可以说,“我是一只狮子”。甚至,“有一只狮子长着老鹰的翅膀”(狮鹫!)。这里面没有什么错,说“我是一只小白兔”的小可爱要赶紧逃跑了。人类进入了虚构的领域,只有基于抽象,虚构才是可能的。而语言是人类得以抽象的基础。

诞生和死亡,应该是人类脑海里最底层、最普遍、最具冲击力的经验。正是在这两个轻飘飘的词儿之间,人度过了他的一生。我们画个时间轴看看:
无标题.png
好了,中间知道了,生。那这两个端点上和端点以外,人又遭遇了什么?

但是有一天阴雨连绵,
这一天他是那么乖巧,
他死了,一道银白的闪电,众人在后,他一马当先。
他死了,从来没有见过晴天,
多么勇敢,
他死了,从来没有见过春天,
不管在后还是在前。
——保尔·福尔《法兰西歌谣集》

二、死是人的归宿,死也是人的……开头?

古往今来的宗教,大体就是为了这件破事儿吵翻天的。说法千奇百怪:人死了或者变成天上星星,或者进入天上(地下)的国度,或者身化万物与你我同在,再或者坐上一艘宇宙飞船享福去了(天门教,挺有意思的)。

总之中心思想不外乎两个:生者不可触及,死者还能活动。

前一个没啥意见,也好理解,最直观的经验就是这样。再也见不到啦、不能拥抱、不能一块玩儿啦,这是无法触及。只不过改头换面一下,天上也好,地下也罢,无非是用生者到不了的地方作比喻。死就是远离。

后一个问题就大了,死者为啥还想要、还能够活动。今天来看,这倒是挺明显的,因为生者想要死者能够继续活动。此类意愿包含两个方面,一种是希望死者复归,与生者一起行动;另一种是生者希望自己在死后可以继续行动,但自己又没什么特殊,不是什么神灵英雄。于是构造出任何死者都可以行动的画面,普通人也跟着混一下。当然啦,在比较可爱的世界这是无条件的,比较猥亵的情况下这就是有条件的。

不管怎么说,死亡这个端点右边的事儿解决了。

聪明的人儿就应该思考,那出生这个端点左边呢?没出生,也就说不上死了。既没有生,也没有死,岂不是啥都没有。智者们灵机一动,咱把死接上生不就得了,于是生-死-生-死无限循环。开头呢,当然是大神创世。

可这样一来,好像活着忒没意思了,而且貌似有促进自杀的嫌疑——这辈子没盼头了,干脆重开一局。所以这类思想首先要规定不能自杀,理由嘛很好找——自杀的人下辈子就没有好开局,甚至都没有下辈子,直接断你后路。

反而是这辈子吃苦的,下辈子有好处,成了不少穷苦人民坚持活下去的指望。不过看起来无论哪个时代,穷苦人民都比享受的人要多多了,名额怎么分配捏?还是说干脆一股脑投入最遥远的未来——共产主义时代,或者天父的国也一样。等那里面的人死了,再拉回现世来继续受苦,也算是按劳分配,工作一段、享受一段了。

由此看来,要么不考虑诞生这个端点之前是啥,要么把死作为它的前奏。死是人生的开头,还有另一种意思。

我在写一篇考虑永生问题的科幻小说评论时,引用了下面这段话:

《伊利亚特》首先关心的,是英雄生与死的对比和意义。这种兴趣带来长长一系列的杀戮……描述战斗中一个又一个英雄的杀戮过程,用了成千诗行,而且细节客观,冷静超然。被杀死的大多是不太重要的个体,很多情况下,他们仅仅存在于即将死去的时刻。——《荷马史诗中的生与死》

听起来好像很可怕,一个人“仅仅存在于即将死去的时刻”。别急,霍金声势太大,只能算“死”了一把。即便没死,霍金的名字也经由“有没有时间捡屎”而通行四方。有必要再说一个不那么有名的人,刘华清。搜一下这个名字,哈,大部分关于他的新闻,都发表于他死去之后。历史上就太多啦,孟德尔、梵高都属此类。

唔,有些人死后才活着。

三、生死变成了其他东西

有一个说法是:

一个人要死三次。停止呼吸的时候,他在生理上死了。下葬的时候,他在社会上死了。世界上最后一个和他有精神联系的人死去,他就彻底消失了。

这是一个概念扩大的范例。在《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里讲过,人类把比较简单、直观的概念借用到抽象、复杂的领域,以便于理解。

生理上的死亡,是死的本义。

葬礼是一种退场仪式,标记了一个人此后永远的缺席,他在社会网络里的所有位置、资源,都被大家拿去分了。如果他突然回来,一定会引发巨大的冲突。在这个意义上,退休便是一个人的“职业之死”。

最后呢,或者叫遗忘、或者是消散。如果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那么在他死后,这种关系依然和一个抽象的目标联系着——这个人的形象。名垂青史者的形象得到恒久的维持,普通人则可能在数百年后被彻底忘却。在桥梁基座上刻下名字的工人,或许有一天也会被后人唤醒呢?

如果对更复杂的玩意儿感兴趣,可以看上面提到的那篇评论

以下引用部分:

存在主义以“烦”而从沉沦中唤起此在,此在是向死亡的存在。正是“有死”使得人以死亡存在的方式死着,作为向终结的存在而得以确立此在自身。在这个意义上,若“有死”被取消,存在本身也将抵达终极而崩塌,其实现便是无可名状的无聊。如果说“有死”而生是从无尽之死中偷出一个片段,“无死”就注定意味着整个未来彻底陷入虚无。

看起来作者认为人类在宇宙热寂之前就会面临自身热寂的问题——无聊致死……上帝之城的幻象,不过是一个“影像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的被颠倒的世界。这是鲍德里亚所论拟象之滥觞,在仿真阶段,虚构胜于真实,并通过标示差异和区分而得以制造现实。

我希望能够使这一点得到理解:只有谈论死,才能说到生。

建议扩展阅读书目

卡尔·齐默《演化》
贾雷德·戴蒙德《第三种黑猩猩》
涂尔干《原始分类》
卡西尔《神话思维》
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
罗伯特·赫尔兹《死亡与右手》
恩斯特·贝克尔《拒斥死亡》
柏拉图《苏格拉底之死》
加缪《局外人》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

Sort:  

@crowflew, 我好欣赏你滴~~~ img

参考书目我一本都没看过,点个赞偷偷溜了~~

哈哈哈哈~那个只是用来扩展阅读的,我要改下

关于死亡legal high sp2里的解释我也比较认同。死亡对于现代科学的进步是有意义的。

legal high sp2是什么呀,死亡从人类有文明之前就是一个重要话题了,以后还会继续下去。

是一部日剧的名字,律政剧。

嗷~thankyou!

推荐看,雅人叔演技赛高!

没……没时间呀。。我上一次完整看电视剧还是BIG BANG第八季。

@crowflew, 虽然你的月旦评写得赛过莎士比亚,但是我一直有点犹豫要不要点赞,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练过一阳指,我这个赞要是点下去,你搞不好会死!

顺路 @cn-cutie.pie 妹子,撩一个 ?

@crowflew 这生与死是一项人生课题,唯有看与参透了,才没白来这个娑婆世界 :)

是呀,人类的生就是朝着死奔跑~

嗯,唯有勇敢的活着,才能无悔的死去~

大陆要死也很贵的哈哈哈哈~

被你说到关键点 XD

默默地点个赞...
呃,建议扩展阅读书目里面,就听说过 局外人 这本书...别的都没听过...

戴蒙德还是挺好玩的,他的《第三种黑猩猩》、《性趣探秘》、《枪炮、病菌与钢铁》和《崩溃》是一个系列,从生物社会学讲到社会生态学,很有意思。
《局外人》其实涉及“存在之死”的层面,主角在被判死刑的时候就已经“死”了,这是现代社会个体极端疏离的症候。

受教了...
戴蒙德的这个系列都列到自己的书单里了,以后看...

不用客气~真要跟着我看嘛,一会就把你书单撑爆啦!

哈哈,不怕不怕,多读书多进步…

沉重而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看完之后是参透生死,淡然视之,还是发愤图强,不枉此生,还是悲观厌世,生无可恋。人死三回人真的消失了,特别是与你有精神链接这个层面,也许可以延续更久一些。有了区块链,精神层面的也许可以永久延续,前提是做出了有意义且得到认可的事情。

很难说呀,价值评价从来都是事随境迁的,除非你牢牢抓住一个可以长久绵延的体系。中世纪的神学家、大主教们谁不觉得自己会在精神层面永存?两千年前研究科学的人现在也没有多少字句留存了。这东西是不可追求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做好自己。

老人可以谈这个问题了。
我是这么想的,反正人生,就那么几十年,按自己的天时地利想法活就好了,其它的事交给上帝这个主宰者。

贺老师还不老呢~真诚地思考生,就是在面对死。

先道个歉,最近被论文折磨得心有点乱,静不下心来仔细读文章。先点个赞问候一下

太客气啦~~自己的事儿要紧,先把论文捯饬好

这个议题让我想起了伯格曼的《第七封印》

这是什么呀~

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第七封印》,探讨生死,宗教。

嗷,回头有时间看看

得有片源啊,这部电影我在湖北省图书馆投影厅看的,相当震撼,伯格曼牛导啊!

片子好像还挺老的…先记着吧!

死,在某些程度来说,是生的另一种开始。我看过不止一次这种说法,当一个人死了以后,他的肉体消亡,但精神依然存在,宇宙的质量是守恒的

你说到关键问题啦,就是“意识如何涌现”。说白了神经这个东西就是很普通的电化学反应,从宇宙中来,到宇宙中去。可是偏偏这玩意由于其复杂性,居然能产生出意识来,这是相当奇特的。有某种高于生理层次的东西蹦出来了。社会也是一样,自发地形成某种超出其组成成分(个人)的实体。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社会系统解体了,社会就不在了。如果一个人的生理系统解体,他的精神也就不在了。
现在说个体意识依然存在的,还没有找到很好的理论依据,需要的载体也不明确。很多时候还是归结为某种无法观测的向度,这个无法验证的理论就是没有科学意义的嘛。
抽象意义上的话,把人的精神纳入社会这个高层次的实体上,也就“精神永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