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身体 完善生命 依照道德经修行

in #cn6 years ago

来源于天涯论坛,楼主网名: hdxj1966 

 序 言

 

 

 

  道——走向健康,回归真人之路当我们走到郊外时,看到好的风景,你的心里就会有一种放松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会有种轻微的眩晕,然后你可能会感觉到有股热流从在你的头部流下来,这就是你体内的气在流动。

  当你的脚扭伤了,请不要动你扭伤的脚,或者就原地坐下,静静的去感觉你扭伤的脚,心里不要慌。很快钻心的疼痛就会变成一股暖暖的,一股热流从你扭伤的地方流过,疼痛就会减轻了。而你这次的扭伤会比你过去用了好多方法治疗的扭伤都好得快,这就是你体内的气的作用。

  这样的经验,远古时代的人们也有,那时的人们还没有发明语言,他们对身体的感觉会更容易。在他们吃饱睡好以后,他们就会静静地去感觉自己的身体。就和其它的动物一样,在吃饱睡好以后,就会在阳光下或树荫里静静地感觉自己的身体。他们不会象我们现在的人,大脑里的思绪纷飞,语言一刻也不停。

  当人类发明语言以后,人们的这种静静地去感觉身体的时间就少多了,这时有智慧很高的人发现了人们因为这一原因而身体开始不好了,寿命减少了,于是就告诫人们,要把心静下来。当心静下来时就会产生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身体里有东西在流动,大脑的感觉在扩散,有种和天地相融合,身体很空旷虚灵的感觉。他们认为这是走向健康的道路,于是就叫这一感觉为“道”。同时,他们也认为这是他和神灵相通的方法,也是和神相通的道路。这种方法一直在流传,只是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越来越丰富,懂得这一方法的人却越来越少了。直到后来文字的产生,有人把这一方法记载了下来,他就成了圣人,他就是中国的老子。

  在古老的古印度,人们同样能记得这一让身体进入内部可调整的,能感觉气血流动的状态的方法。但是也是随着社会语言的发展,有这一感觉的人越来越少,人们于是努力地去追求这一感觉,这就形成的修行的传统。当释迦族的王子释迦牟尼终于进入这一感觉,打开了自己的大智慧时,他就成了佛,就产生了佛教。

  在其它的地区,也有人在语言文字产生以后,得到了这一方法的传承,或者偶然这种感觉苏醒了。他们为这种感觉加上了神圣的色彩,于是产生了宗教,产生了上帝。他们不断的去传扬他们获得的神秘的感觉,却没有或没法告诉人们获得这一感觉的方法,于是就只是产生了宗教崇拜。而这种崇拜的心态有时也能让人进入这一让人们迷幻的状态,人们也可以因崇拜而获得身体里有气流动的感觉,也可以让心灵得到安宁,也有可能获得健康,于是宗教就传开了。

  今天,人们已经完全忘记了在没有语言时的身体感觉了,人们也因语言文字的发展,因社会的发展,大大地丰富了人们掌握自然的能力。人们也很为自己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而骄傲,可是就没有想过我们现在的身体仍然是和上古时代的人们是一样的哦。我们现在仍然需要道,仍然需要大脑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调控。随着现代医药的发展,开始人们充满了希望,以为可以把身体完全交给医院,交给医生。而现在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了医药的局限,听说那些站在医学前沿的专家学者,反而更为人类的前途而担忧。我们现在在与疾病的对抗中,并没有多少优势可言,抗生素的发现,本来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现在的细菌越来越适应了抗生素。对病毒,人类更是无能为力。而且现在的非感染类的疾病却越来越多,越来越恶性。虽然医学的宣传,什么器官移植,基因技术,看似医学科技有多么先进,然而只有病人才知道,那些技术所带来的往往是生不如死。经济上的巨大负担,生命质量的严重下降,而且最终也没有真正战胜疾病。

  难道真的是人类没有希望了吗?不是,人类的希望大着呢。我要大声告诉你们,人类今天之所以陷入这样的境地,是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有错误!我们与疾病的对抗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我们生病其实是身体对我们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反馈,是我们的身体在苏醒!我们应当以纠正我们的生活和行为的错误来纠正我们的疾病,而不应当是以抑制我们的反馈,抑制我们的感觉来治疗疾病!

  本书作者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实验室,揭示了疾病与我们的健康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给出了一系列的养生方法,指导我们如何得到完全健康的身体。还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人生的意义这一永远的话题,给出了自己对于人生意义的答案,认为对于上天的崇拜是人类信仰的核心。同时也符合远古圣书《道德经》的宗旨,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完全解开了上古天书《道德经》之迷。

  道,就是从凡人到真人之路,愿我们的身体远离疾病,并且都能象《黄帝内经》里说的上古之真人那样活到天年,尽百岁乃去! 

  一 章忘言 让大脑的语言功能暂时休息一会 

  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很忙,一直不停地在转,但是你知道吗?我们的大脑的语言思维能力并不是我们大脑本来的功能哦,这只是我们大脑的副功能,是我们大脑功能的异化!也就是说我们大脑每天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不务正业的。

  这话可能很多人都想不通,我们往往认为这个人聪明,大脑发达,就是说这人能思考。现在我反而说思考是大脑在不务正业?

  是的,本来我们的大脑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感觉我们的身体,调节我们的身体的。而由于我们大脑现在主要的功能反而是语言思考了,你说是不是不务正业?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在大脑里都有一个相应的感应区,而这些感应区所占的位置远比语言区的位置要多要宽要复杂,然而现在我们主要是用大脑的思维功能,而思维主要是为身体以外的事情来思考,就算是对身体的思考,也是利用语言来思考,并没有去感觉我们的身体。特别是身体内部的感觉在我们成人以后基本上就消失了,只有在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才能感觉到我们身体的内部。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身体内部的感觉抑制了呢?后面我们才去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先来说说怎样唤醒我们对身体的感觉吧。

  唤醒大脑对身体内部感觉的方法,古来的圣贤都是以忘言为主的,先来看看《道德经》是怎么说的。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道:前一个道,原训为路,现在大多引伸为方法、原理、规律,有的从哲学上解释成世界的本体。其实这些都多余了,这道的本来意思就是路,就是从普通凡人走向真人圣人之路,也就是让人们能自我完善之路。第二个道就是表述、述说之意。

  常:原来当是恒,也就是固有的,本来的、原始的、真实的、恒久的、不变的,这些意思。

  名:前一个名是名词,就是名称、概念的意思,后一个名是动词,是命名、取名的意思。

  无:是大脑里没装有语言概念的大脑状态,也就是感觉身体自身的状态。

  有:是大脑里有语言思维思考的状态。

  妙:是真实客观和微妙的意思。

  徼(jiao):是明晰清楚的意思。

  玄:是暗黑、幽深和眩晕旋转的意思,在这里是为了描述在没有语言干扰时,大脑和身体所获得的感觉。

  门:也就是一种间隔,也是一个通道。进门和没有进门是两种明显不同的感觉。在这里用门来描述应该说是非常的准确,当你某个地方放松了,那个地方就相应的会变得敏感和灵醒,就像打开了一道门一样。如果那个地方紧张凝结僵硬麻痹了,就像关上了门一样的不通了。

  (注意)我在意译时,有时为了生动,不一定就完全照注释的来解。中国文字本来就是可以一字多义,一词多解的,后面的也相类,这样也可以让大家对《道德经》有更深的认识。

  (意译) 我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讲道,但是,我是使用语言给大家讲道,而要让大家真正感觉到道的存在,只能在你们没有使用语言,并且还要在心里也没有使用语言的时候,你们才有可能感觉得到道的存在。所以说我说出来的道,并不是真正的道。

  这就好比我们给事物命名一样,这个事物的名字也不是事物的本身。没有语言、没有名称、没有概念,才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本来状态,也就是说在人们给它们命名之前,它们也同样的存在。但是,正是人们给它们命了名,万事万物才得以区分开。在没有给它们命名之前,它们在我们的内心里只是一片混沌。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正是有了语言名称,万事万物在我们心里才得以诞生。

  这名称和实物虽然相互对应,但还是有区别的,所以,通常我们应当要在没有语言名称干扰的情况下来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固有规律;通常要在有语言名称的引导帮助下来思考万事万物,才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清楚明白。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道,更是要在不使用语言的状态下才能体会感觉得到,但我又必须使用语言来让大家知道怎样才能感觉到这个道。

  其实这两件事情都是在说同一个事,都是在说一种“玄”的感觉,只要大家能停下语言思维,就可能感觉到这种玄的感觉,而只要能保持住这种感觉连续一会儿,你的身体和心灵就打开了这道众妙之门,你就可以获得对你身体更真实的感觉,就可以进入了下面讲的更有意思、更奇妙的状态,这时你也就走入了自我完善之路了。

 

  (解释) 人类的语言思维是在人类的后期才产生的,顶多有十万年左右的时间,而人类的诞生已经至少有三百万年的时间了。人类在没有语言的时间里,可能也是和其它的动物一样具有敏锐的直觉思维。而这时大脑的主要功能可能就是感知和调节我们的身体,而这种功能对身体保持健康非常的重要。

  关于玄之又玄的“玄”的认识,可以说是你明不明道的一道分水岭。明道的人是清楚这是真实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而那些把《道德经》当成是哲学书、人生感悟等等的书的人,会把这“玄”解释得千奇百怪。其实这个“玄”就是一种幽远、幽深、黑暗和微微旋转的感觉。

  如果你是在静坐,当你停下语言思维以后,你的感觉神经也跟着会放松下来,这时你就会出现这种感觉。

  我对这种感觉在开始时也感到很神奇,后来慢慢感觉清楚了,其实是我们的身体完全放松以后,大脑听觉和视觉中枢也进入了休息状态,所以出现对光和声音的感觉模糊。但是身体在对外界的感觉抑制以后,反而对身体内部的感觉变得敏感起来,这样大脑就会感觉出体内血液和脑脊液的流动对大脑的影响,而这些体液的流动会受到地球的自转的影响,特别是上下流动的体液就会产生像旋涡一样的旋转,而这时如果大脑不够饱满会感觉得更明显。修道之初我们的大脑还是和普通人一样的不够饱满,这样大脑更会漂浮在脑脊液中而更容易产生旋转的感觉。

  不过这种旋转并不是真的如旋涡一样的会完全旋转起来,一般旋一点你就会自动把它拉回来,不然你的身体就可能扭曲了。

  普通人身体内的感觉不敏感,感觉不到这样的感觉,当普通人感觉到这种感觉时,也会把它当成是身体生病了,会吃药物来抑制破坏身体的这种对身体内部的感知机能。

  养生修道到了有一定的修为以后,大脑就会饱满多了,旋转的感觉就少了,所以说“玄”这种感觉,只是入道之门户。

  (发挥)老子写这本书,相传是在他口传他的道无法让人理解的情况下,为尹喜所请,在陕西楼观台所写而流传下来的,所以老子在这书里应当是费心的想要人们理解他的道。所以他一开篇就把要入道的关键给说了出来,就是不能使用语言思维。

  所以这本书和道的关系,就如同佛经和佛教里所说的无字真经的关系一样。在下面的“不言之教”和“道隐无名”把这一问题说得更为明显。

  我们凡人总是看到语言带给我们的沟通和交流的方便,而看不到语言使我们的大脑对身体的感知和调节功能的减弱和干扰。只有象老子和佛陀这些圣人才注意到了语言对身体的影响,所以他们都强调修行时停下语言思维的重要。关于佛教方面的,我在这里就不用多作论述了。

  而为什么语言会让身体的自我感知弱化呢?这个问题我只能从这上面来回答,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在大脑里都有一个相应的感受区,而语言中枢是人类后期才产生的,但是我们的语言功能由于长期不停的工作,使得提供给大脑的能量被语言思


Sort:  

Source
Plagiarism is the copying & pasting of others work without giving credit to the original author or artist. Plagiarized posts are considered spam.

Spam is discouraged by the community, and may result in action from the cheetah bot.

More information and tips on sharing content.

If you believe this comment is in error, please contact us in #disputes on Discord

Hi! I am a robot. I just upvoted you! I found similar content that readers might be interested in:
http://bbs.tianya.cn/post-805-173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