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steemit的平台上仅仅生活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是已经明显感到这这里的与众不同。这里更和谐,在steemit上发篇帖子,虽说不一定会有太多人看,不会有太多人关注,但是却会经常有人给予鼓励,这在微博这类平台上是很难见到的,若是在微博,你再谨慎的言论都可能会被骂的狗血喷头,所以说steemit上更和谐,我也更喜欢。虽说很多人是带着利益来到这里的,但那又有什么坏处呢?司马迁在《史记》129章的《货殖列传》中就写到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多么精辟,一个“利”字就道破了其中的玄机,给能产出优质内容的作者给予更高的回报,进而让有能力的作者不断产出更加优质的内容,这对读者、作者来说可能都不是坏事。
不知道steemit大家庭中有多少人是李笑来老师的粉丝,或者或多或少的听说这个人。我是笑来老师的铁杆粉丝,从老师那学到的东西很多,他的文字结结实实的改变了我,以及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在这里我就不对老师做太多介绍了,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查一下。对了,steem就有笑来老师不少的股权,并且平台的最初想法也是来自笑来老师。
笑来老师无论是在自己的文章中,还是在公开的演讲中都在反复强调“用”的作用,并且不断鼓励我们做个“践人”。平时总是能听到这么一句:”我懂的所有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似乎是在鼓吹”知识无用论“但是之所有明白道理却没有相应的回报很可能就是没有去”用“,或者说没有任何行动,只是想了想而已。
学到即用到。我们想做steemit中国板块的“践人”,为steemit持续的用心做一些好的内容。我找来几个同学组成了自己的小组,我们生怕做不好一张图片,生怕做出来的图片不和大家胃口。哈哈,我给大家放一张拍摄场景照看看哈,看看我们设备有多low,别笑哈。
拍摄的就是这组作品。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文章没多人看,不过那也无妨,就像@tumutanzi老师所说的,写文章前最好是摆正心态。我们是这样想这个问题的,有人支持、有人认可,那我们自然会很开心,没人关注那我们就当作是练习自己技能的一个过程,反正技不压身嘛。
在这里我真的要感谢@tumutanzi老师,记得刚刚登陆论坛时碰上了很多简单的问题,可搜了很多方法,试了很多方法后依然搞不定,在无意之中恰好看到了@tumutanzi老师的一篇微信文章,文末的位置说有很什么问题可以发邮件询问,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问了一下,没想到老师很快就给出了答复,并且在陆陆续续发帖的过程中,老师也给出了很多建议。在这表达一下感谢。
我们想为中国论坛做一些事情,做一些很小的事情——用心制作好作品。
在这过程当中注定会有很多不足,希望大家能指正。
我也刚来几天,也是笑来老师粉丝哦,握个爪!
跟你一样,一来就喜欢上这里,确实是一个氛围很好的社区,准备长驻。除了发帖奖励全部设为SP,我自己还买了一些SP。虽然不多,但也算是对社区的支持。
看到cn社区越来越多朋友,真开心❤
嗯嗯,握个爪。原来这里有这么多的笑友啊。我是笑来老师的脑残粉,他的文章、专栏,书都不止读过一遍,笑来老师对我帮助很大,所以经常向身边的好朋友推荐笑来老师的文章。能遇到笑友真开心。我关注你了,以后会经常去串门的。
哈哈,欢迎来串门!steemit中文社区现在人气还不够旺,我也准备写点宣传steemit的文章,从我们的007社群里多拉些人来一起玩!
嗯嗯,你也在007啊,有这么多人陪着,不会闷了,开心。
你也在007?他乡遇战友啊!开心死了!
嗯嗯,加个关注,以后常串门,笑友!
写的很棒,很真诚,很谦虚。希望我们一起努力进步!
谢谢师兄,我也经常看你的帖子,哈哈。一起进步。
多混两天社区,把摇臂整上!
谢谢,谢谢大家的支持。在steemit专注写一些自己擅长的领域可以么?还是要多写一些教程类的文章呢?
又没有规定只能写一类?!每一样都可以写写的,多试试没关系的。
嗯嗯,谢谢。
谢谢分享^^
很高兴能认识你@sweeti
不low,我看到了用心追求完美的你。那是高尚的品德啊。
这真的是过分夸奖了,我们只是想尽最大可能为社区提供一些用心制作的内容。谢谢你的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