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旅行的书,还是喜欢这四本

in #cn6 years ago

旅行书2.jpg

已经记不起怎么发现《背包十年》这本书的。多年前的夏天,蜗居在筒子楼里复习考研,情绪差到了极点。只记得当时许诺自己考上研究生后一定要去西藏,还有看这本书时好像发现新世界般的新喜感。原来旅行还可以这样,生活还可以这样,人生还可以这样。

后来把书送给了喜欢的姑娘,告诉她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我很喜欢。几年后我又买了一本《背包十年》,却怕看了伤感,明白光凭喜欢,什么事都实现不了,可见的未来里,我是无法像作者那样生活。于是把书一直存着。又是好几年,最近出差,坐火车上终于再次翻开。也许是火车的轰鸣和窗外飞掠而过的风景太有「在路上」的带入感,仿佛在文字里跟随作者一起背包出行,走走停停。再看这本书,依然羡慕作者能把自己喜欢的旅行当成职业,却不再有「说走就走,不走不行」的无妄冲动,相信如作者所说,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只要坚定做自己就好。

也就在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国内旅游行业开始火爆,借由互联网和电视广告,「穷游」「背包客」「说走就走的一场旅行」等等这些营销概念被炒做成了年轻人的时尚口号。出版行业也密切配合,无数的关于旅行的书籍上市。不管书咋样,都把作者吹得很牛逼。

这类书大致分两种,一种是作者在书里讲的跟真实经历一样,他们分享自己的见闻感受,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另一种书中,作者会刻意给自己打造一套人设,所展现的内容是为了体现自己的逼格,充满了矫揉造作。

文章开头图片里的四本书属于第一种,也是最喜欢的。

《背包十年》里,小鹏用自己的旅行故事,告诉我们他是怎样凭借对旅行的热情,从被不理解成长为一名职业背包客。

《迟到的间隔年》中,孙东纯带着两万多人民币,穷游了一圈东南亚,将心路历程娓娓道来。在路上邂逅了三观相同的日本妹子,最后结婚,让人羡慕嫉妒恨。

《搭车去柏林》和《谷岳搭车去柏林》来自一对生猛的小伙伴—刘畅和谷岳—分别记录两人一路搭顺风车从北京蹭到柏林见谷岳女票的经历。当年他俩路上自拍的纪录片还在旅游卫视放映过。搭顺风车旅行,在国内难度很大,记得第一次看到电视上的他俩,惊讶地想「这都可以」。

这四本书在2010年左右出版。记忆中大概从那时候,旅行书籍越来越多。早期出书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有丰富旅行经历的背包客。而之后的很多作者,更像跟风凑热闹,所写书的名字也是口号式的,比如「我活着从xx回来了」「趁着年轻去流浪」等,在这类书中旅行的经历已经让位于旅行的姿态了。

所以感谢那些愿意在书中与读者真诚交流的作者,虽然我没有去过那么多地方,但可以跟着他们看看这世界有多大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