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真心不太丰富,于是我去了距离科隆仅半小时车程的波恩。那个西德首都波恩,那个贝多芬的波恩。
波恩算是个小镇吧,但的确休闲别致,少了城市的喧嚣,多了地道的精彩。但是绝对没有办法忽略贝多芬的部分,一出火车站就看到各种指示牌,真的可以不需要地图就能寻得贝多芬的踪迹,甚至在广场上就会遇见大大的贝多芬雕塑,当然街上少不了各种贝多芬摆设,甚至恶搞,谁让贝多芬这个名字如此响亮,如他的音乐一般。
我曾经看过一电影《海上钢琴师》,里面一个叫1900的孩子是船上的一弃婴,终其一生就没离开过那艘船,也没有人教过他关于音乐的点滴,当他第一听到音乐的时候,那种触摸灵魂的感觉叩开了他的音乐之路,他的音乐生动跳跃,大胆优美。还记得那一幕,在风浪很大船非常颠簸的晚上,1900松开了钢琴的固定锁,让钢琴随着音乐也颠簸在宴会大厅里翩翩起舞,他的不经意就这样赋予了音符灵性。
音乐这样的东西真的是上天恩赐的一种礼物,就像说话那样浑然天成,流淌于血液中,于贝多芬而言的确如是。他曾经说过“从我4岁起我就爱上了音乐,它净化了我的灵魂,我感受到它也在爱着我”。
贝多芬是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和莫扎特并肩音乐神童,年仅7岁的他就在科隆音乐会上演奏,10岁就开始弹奏管风琴,那时候他甚至都够不着脚上的键盘,然而到了13岁时就已经是个领薪水的正式管风琴乐师。12岁的他就创作出了Marsch von Derssel九个钢琴变奏曲。带上语音导览在这个贝多芬故居参观真的就像自带了背景音乐,说实话,那些交响乐,变奏曲,协奏曲什么的名字冗长而难以记忆,有时候真的不知道从何欣赏起,这里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中浏览关于他的一切,再恰当不过了。
命运真的会开玩笑,而且又痛又痒,这个音乐天才在28岁时就要经历耳聋,越来越弱的听力使贝多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惧。他也甚至想过放弃他的生命,感觉既然上天赐予了他艺术的细胞,却收回了欣赏的能力,但是倔强的他并没有认为这一切已经到头了。甚至自嘲道如果自己了结自己的生命是对自己的侮辱,于是他咬着木棍感受音符的跳动,谱写出了《命运交响曲》 。
谁可以想到一个聋子可以当音乐家,于我们现在拥有的生活,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了。虽然未必能香车豪宅,但起码心安理得,未必能珍馐百味,但起码能两餐温饱;第二天太阳依旧晒着,日子依旧过着。曾经很喜欢一句话“live the life you love, love the life you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