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时长变化——聊聊碎片化内容的最佳时长

in #cn7 years ago

cp

现象

有个有趣的现象,即使把古典音乐的乐章当做一首独立的曲子,古典音乐的时长也普遍比流行音乐长得多。古典音乐的乐章时长很少有少于5分钟的,而流行音乐倒很少多于5分钟的。

是二者的表现形式与内容不同而导致时长的差异么?应该有一定的关系。接下来,如果想得更深,为什么表现形式与内容会不同呢?这就需要还原用户场景。

分析

先说流行音乐。现在人们听音乐是件非常随性的事情,走路、做卫生、开车、玩游戏、写文档、喝咖啡的同时都可以听歌。听歌时间大都是非常碎片的,太长的歌曲容易让听众觉得枯燥。

而在古典音乐繁荣的年代,声音不能被保存。人们要听音乐一般是通过音乐会。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人们的注意力相对集中,时长就不是特别需要考量的因素。反而随着技巧与理论的进步,古典音乐的乐章时长变得越来越长。在古典主义时期,乐章时长5-10分钟居多。在浪漫主义中后期,大部头作品越来越常见,20分钟的乐章已经不算长了。

启发:碎片化内容时长

流行音乐相比古典音乐的时长较短,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声音能被保存,人们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听流行音乐。这就意味着,通过分析流行音乐的时长与结构,有助于我们理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出碎片化内容的合适时长。

(1)3-5分钟是流行音乐时长的主要分布区间(其中3分半至4分半占比最高),这个时间范围能够有效激发听众的情感。

(2)流行音乐极少少于2分钟,太短的时间很难激起听众情绪上的变化。

(3)流行音乐极少多于6分钟,太长的时间会让听众产生厌烦情绪。

(4)流行音乐一般在1分钟左右出现副歌部分,需要有前期的情感铺垫,但不会太长。

有如下结论:

(1)不管碎片化内容是视频、音频,还是文字,3-5分钟是合适的时间范围,足够让用户产生情绪上的共鸣,从而认同观点。

(2)一般情况下,碎片化内容最好不要少于2分钟,不要超过6分钟。

(3)在1分钟左右,出现“甜点”部分或完成切题。

扩展:文字类碎片化内容篇幅

具体到以微信、微博为渠道的文字类碎片化内容,要以多少长度的内容为宜呢?

由于各自的阅读习惯、理解力,以及不同内容的难易度,人们的阅读速度有很大的差异。普通人的阅读速度一般为每分钟200-500字,有的人甚至可以达到每分钟1000字左右。

一篇文章如果能让用户产生认同感,大脑会同时伴有大量的想象与思考,Ta的阅读速度就会慢下来。实际的阅读速度应该是多少呢?不确定。结合更容易激发情绪的朗读的速度,算每分钟300字好了,差不多是有些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快速念广告的速度。

有如下结论:

(1)篇幅不少于400字,最多不要超过3000字。

(2)合理的篇幅在900-1500字。


所谓跨界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新事,大家都在为同样的事情难过,又都在寻找同样形式的幸福。但是能不能得到,会不会值得,个中有个中的苦乐。

——芝宝儿《天使之音》

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小思维

Sort:  

Hi! I am a robot. I just upvoted you! I found similar content that readers might be interested in: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670720

That account is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