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长文,揭秘今日头条挑战腾讯的底层逻辑

in #cn6 years ago

相信前段时间发生的「头疼大战」大家都有所耳闻。这场大众原本同情弱者的战争在5月30日发生了转机。
那天,今日头条向用户推送了一篇文章:「新华社:要多少文件腾讯才肯收手」,抨击以腾讯为代表的大游戏厂商是在「严重戕害儿童身心健康」。实际上,这篇文章的标题叫「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没有「腾讯」二字,来源也并非新华社,而是新华网,新华社与新华网的主体性质可是天差地别。
头疼大战」的故事先放一放,我们先来聊一聊发生在FACEBOOK这个对中国网民来说只闻名不见面的庞然大物身上的两次丑闻。

5月初,陷入Facebook用户数据恶性泄漏丑闻中心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宣布进入破产司法程序,结束营业。随后被指控调查。
剑桥分析被控非法使用9000万名脸书(Facebook)用户的个人资料影响美国大选行情,其将美国的人口分为32类性格特征,并集中关注17个州。基于一个App应用,每一位特朗普竞选团队的游说者都可以精准了解到每栋房子中的住户的性格、喜好。
这件事被大家称作FACEBOOK「数据门」事件。
喜闻乐见的是,FACEBOOK不是第一次类似的事情。
早在2012年,Facebook联合康奈尔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对70万余名不知情的用户展开过一项有关“情绪感染”的测试,其目的是为了研究Facebook的工程人员能否通过某种方式刺激用户发出积极的或消极的信息,从而达到侧面操控用户的心情的作用。
实验证明经常接受消极信息的用户开始变得消沉,自己也会主动发布一些消极信息。经常接受积极用户却变得越来越积极且乐观向上,连同他们发布的信息也是如此。
后来,此次事件被称作FACEBOOK「情绪门」事件。
古斯塔夫·勒庞在 《乌合之众》中说过: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情绪。

FACEBOOK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情绪会作为一种“物质”通过社交网络蔓延传播
看看下图的评论区,人们怀着愤怒的心情猛烈的抨击网游及腾讯,完全忘记了今日头条盈利的主要部分就是游戏广告。此时用户自以为的事实、真相、正义只不过是平台在操纵用户的情绪罢了

仅仅是今日头条在内容分发方面的情绪控制,并不足以撼动腾讯的王者地位,回头看看此次事件升级的导火索吧,今日头条对短视频领域展现出来的强大控制能力,才是引起腾讯恐慌的根本。

6月1日,共青团、社科院和腾讯联合发布了一份《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该报告称,青少年接触频率最高的内容是依次是:音乐、短视频、电影/电视、游戏、直播。这份腾讯也参与其中的报告,核心观点是:短视频已经成为影响社交+内容+青少年三大主题的关键词
短视频时代,就像之前的papi酱以及咪蒙,得以流行的网红们传播的途径都是以“我们”为主导的兴趣、信仰连接为共同的空间,她们的受众在这一传播的行为中,完成的是自己情绪的表达和释放
看看我们的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一直刷抖音,直到手机没电。至此,我们明白,抖音为代表的头条系,已经威胁到了腾讯赖以生存的底层逻辑。因为微信与抖音面向的用户群体是一致的,提供给用户的价值也都是帮助用户打发无聊时光
当抖音悄然上线了附近功能的时候;

当抖音越来越多的为游戏引流的时候;
当抖音为电商销售带来更高转化率的时候;
当抖音招兵买马成立游戏工作室的时候;
我们是不是看到了另一个微信已经到来,时间就那么多,都用来刷短视频而不是刷朋友圈、玩游戏的时候,腾讯真的恐慌了。
由此也在一定观点上印证了,再伟大的公司,微软也好,百度腾讯或阿里也好,形成了自我壁垒,在属于它们的时代呼风唤雨,被趋势追赶着有了边界和规则,逐渐形成了有限的游戏。这时候在一些无限游戏玩家看来,也就有迹可循,意味着新一轮游戏的开始

惟愿,今日头条这个有着控制舆论手段的庞然大物,尚有一丝良知,不要把成功操控公众情绪做为自己商业竞争的武器
没有任何底限的今日头条,让人感到恐惧!

Sort:  

@yeemio, 有个性!

谢谢。之前发在公众号,影响力不大,后来感觉石沉大海。这里账号开通后,还是在言论自由地方发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