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刘询
刘询是汉武帝的重孙(太子戾的孙子),卫子夫的后代。他的祖母是良娣,并非正妃,所以如果他的祖父平平安安登基的话,皇位是不是能轮到他,也不好说。
◆ ◆ ◆
真命天子
在他之前,汉武帝之后,还有两个皇帝。
一个是汉昭帝,也就是襁褓做太子母亲钩弋夫人就被武帝杀了的那位,八岁登基,二十一岁病故。
其后就是著名的昌邑王(他的祖母,就是那位“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李夫人),在位27天,据说干了1000多件坏事,故而被废。但这当然是不现实的,所以现在某个说法几乎已经被承认:实际上,因为昌邑王是成年皇族子孙,不太好控制,被霍光废了而已。
我是个阴谋论者,既然霍光有此污点,也就老是非常怀疑:汉昭帝刘弗陵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死了?——刘家人除了精神受到刺激的汉惠帝以外,身体都算健康,起码是没有十几二十岁就早死的惯例啊。但好象从正史到野史对此都没有过什么争论,现在似乎有一本很著名的网络小说,听说让卫青、霍去病甚至刘弗陵最后都没死隐姓埋名了?好……神奇的脑洞呢。(《美人心计》电视剧不甘示弱表示:汉惠帝也没死——好好,大家都长命千万岁好了。)
不管怎样,两个皇帝一早死一被废,好运轮到刘病已,这就是拥有高贵和纯正血统的汉宣帝刘询。
故剑情深
虽然继位皇帝他同样已经成年,但是,在监狱里长大、长期混迹于市井的他毫无疑问有着更多平民思维,史书上载,当他与霍光同车,深感如有“芒刺在背”,非常害怕。霍光有生之年,他对他极度倚重,恩泽霍氏全族。
可是,不管怎样害怕霍光,在立皇后的问题上,刘询却从未退让。
历史上宣帝和许平君当然从未失散过,然而群臣就宛如不知道这回事一样,纷纷提名霍成君请立皇后。刘询不想说要,也不敢说不要,下诏寻找微贱时所用之剑,群臣于是明白过来,请立许皇后。这就是“故剑情深”的由来。——自古以来这样重诺重情的皇帝仿佛真的就止此一例,那个著名的痴情人刘秀可是娶阴丽华在先而立郭氏为后的呀。
许平君比刘询大两岁,太子生于民间,因附子汤而死这是事实,不过当时生的是公主。我个人不喜欢看柏杨的白话历史,但是他对于这件事的评论我还是赞同的:虽然这很残酷,可是假使平君不死,刘询也许终难把自己的目光从儿女私情中解脱出来,从而投入更大更高的境界。
昭台宫怨
霍成君做了刘询的第二任皇后。他和她的倒底如何?都凭各人猜。
有意思的是,当时汉昭帝的皇后,即上官太后还在,她与霍成君是同龄人。但是,从霍家来算,霍成君是上官太后的姑妈;从皇家来算,上官太后是霍皇后的……祖母?
霍光死,刘询在把集权之后,毫不犹豫翻旧帐,并且把隐忍多年的刻骨怨恨一并发作,连诛三族。
起初,他废后未杀后,霍成君被废十年,某一天刘询突然想起来,赐自尽。额,千古之谜啊,千古之谜(而且是从来没被很多谈论的千古之谜)。
张敞画眉
还有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和刘询有关,即著名的张敞画眉。
张敞妻幼时受伤,眉角有缺(传说是被张敞幼时自己打的),因此他每天替妻子画眉后才上朝,甚至不惜为此迟到。汉宣帝问起这件事,张敞回答“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汉宣帝很开心(遇到知音了),让他每天画了眉再来上朝:)
刘询在位期间政绩很好,这段时期被誉为“昭宣之治”。不过,就现在的眼光来看,他采取的一系列财政紧缩政策,还是为汉朝衰败埋下了伏笔。
昭君出塞
汉元帝刘奭,是刘询和许平君在民间所生的儿子。为了这个儿子平安长大,刘询堪称费尽心机,太子素日的吃穿用度,不要说别人给,就连皇帝亲自给的,也需要由乳娘检验方可。止此一举,感觉他当时真是严防死守着霍成君哪,从未信任过她。
在成君之后,他立了一位长相平平、永远都不会去宠幸的王皇后(也是他曾经在民间时的邻居,应该算是知根知底的),王皇后既然无子,就会把太子当成亲生儿子好好抚养了。
刘询在位时,已经看出这个儿子不太成器,但终归念着结发之情。甚至,他还希望许家的荣耀非止一代,因此将许平君的外甥女配给刘奭。
可惜的是,上一代的浪漫与下一代无关,刘奭对小许皇后毫无感情,所以小许皇后是另外一个悲剧收场。
值得一提的是:刘奭,当然就是把王昭君嫁出和番的那个元帝啊。汉代的历史那就是一出又一出的狗血连续大剧。
Hi! I am a robot. I just upvoted you! I found similar content that readers might be interested in:
https://tieba.baidu.com/p/4969081965
图片同一个人,不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