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拆迁没猫腻?我才不信

in #demon6 years ago

1

在贴出动迁告示后、征询大家是否同意动迁前,居委的工作人员邀请了地块里所有的动迁户,分批到居委会去听动迁动员的讲座。

我们家里本应该是父亲去听讲,可他嫌烦,让我代去,他说已经问过了,这是例行公事,每个地块动迁前都会开这样的动员会。

果然,整个讲座十分枯燥,说来说去,动迁组的人无非就是在说一些动迁的普惠政策,讲动迁有多好,还有就是提醒大家不要被骗了,不要有钱了就去搞“黄赌毒”。

居委会的人给我们描绘了数个动迁后新生活的场景:先是说以后可以彻底告别“小火表”——由于棚户区没有每户装一个电表的条件,都是几户乃至十几户人家合用一个电表,再根据每家的人平摊费用,由于负荷大,“小火表”经常跳闸,交电费时,经常会有邻居以“你们家里新添置了一个大电器”为由对电费扯皮;又忆苦思甜地控诉了“没有抽水马桶,大家伙只能像电视剧里旧社会那样早起倒马桶,有些家里男的出差了,小孩都没有力气去倒,只好请邻居帮忙”。

整个讲座,对于大家最关心的动迁补偿方案没有任何描述。当有人问起时,居委会和动迁组的人都闭口不谈,依旧在那里扯那些“未来的美好生活”。

眼见得台下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主持人才憋出了一句:“只有先投票同意动迁之后,才会公示动迁方案,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方案会是什么样子。”

“什么都不知道,你们今天开这个会干嘛?”

大家大呼“上当”、“浪费时间”,便纷纷起身离开。我注意到,这其中唯独老袁没有离开,而是在会后找了居委会的人。

老袁家离我家不远,出了我家的门,转弯过几个简陋的门户,就是他家。自小他们家的小孩就不和我们一起玩,别家的父母也让孩子们尽量少和袁家的小孩玩——原因很简单,当家的老袁太喜欢占人便宜了,而且总是说自己有什么病,反正就是不正常,是弱势群体,要大家都让着他——在那个用各种“病”作为笑柄的年代,只要是和精神病、慢性病沾边,正常人都是避之不及的。但平日里看他,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在我的记忆中也从未见过他犯病的样子。

“马主任,我想问你个事?”

“嗯,老袁,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我能帮你的肯定帮。”

马主任是居委会主任,平日里工作也算是兢兢业业,整个居委会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整个地块中哪家富、哪家穷,哪家好说话、哪家会搞事,他都了如指掌。不过以他的年纪,再加上动迁后可能会合并撤销现在的居委会,估计等动迁的大事一了,他就能赋个闲职,等几年就可以安心退休了。

“我也不是要居委会帮忙,就是想问一下,我这个情形,我能来投票吗,还是要我家里人来投票。”说完,老袁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你是可以投票的,如果觉得身体实在不行,你可以委托你儿子,如果你确定委托他,现在就随我到办公室,我拿委托书给你签字。”马主任说。

“不用不用,我就是不想委托我儿子,他年纪还轻,谈这些事情没经验。”老袁显然话里有话。

“你儿子有没有经验都没关系,不管你们家谁来,这个补偿都不会变。”马主任回答得滴水不漏。

“那就容我再回家看看情况吧,你也知道,现在的医生做事都稀里马哈(马虎)的,这个诊断也不知道准不准。”

“没关系,这个委托书你就算投票当天来也能填的,如果觉得有问题,及时和我们说啊。”

“好的。”老袁点头道。

我心里多少有些鄙夷——整天说自己有病,就不怕真的得什么毛病吗?

2

等到了居民全体投票是否同意动迁的那一天,我看到老袁还是自己亲自来投票了。

在以99.8%的超高支持率“同意动迁”后,街坊邻居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聚在一起讨论动迁事宜,或是去居委会和街道提意见、打听消息。我每次回去路过我家门口那片大空地时,无外乎都是一群年龄和我父亲差不多、已经退休的老邻居聚在一起聊动迁的家长里短。

这天,正当我往自己家门口走的时候,老袁叫住了我:“你嬢嬢(小姑妈)在吗?我有事情找她。”

“我还没进家门呢,不知道她在不在,你平时住这里都没碰到她吗?”我反问。

“我一直想找她,但她一直不在家,我前面去居委会了,她也不在,你如果碰到她了就和她说一声吧,说我有事找她。”

“好的,具体什么事你方便告诉我吗?”

“这个……还是当面说吧,你只要告诉她我在找她、让她方便时来找我就行了。”

我在祖宅中待了一会儿,小姑妈回来了。

“小姑妈,隔壁的那个老袁找你。”

“他啊——你就当没见到过他吧,他以后要是再问我在不在,你就直接说不知道,也别答应他什么事情,知道了吗?”小姑妈说道。

“他是怎么了,难道是来找茬儿的吗?”

“这个人很烦,整天缠着居委会、动迁组的人说要谈动迁的事,但又不肯在居委会和动迁办里谈,非要单独约出来,他对口的那个接待员和他出去谈了,回来对我们说,他之所以非得约人出去谈,是因为谈的都是托关系、走后门的事情。我们已经说了多少次了,没办法托关系的,但他就是不信,最后我们都没人愿意接待他了,生怕万一和他出去了,他手机上再开着什么录音——要是真的原封不动地录也就算了,就怕他掐掉头尾,再删掉点中间的话,整出个曲解版的录音挂网上,到时候真的就湿手粘了干面粉——甩也甩不掉。”小姑妈脸上露出嫌弃的表情。

“他这么吓人啊?他一直说自己有病,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什么看不出的毛病啊,千万别像林家和宋家那样,一地鸡毛。”

“他有个屁毛病,他的病全是自己说的,医生那里开不出一点证明。现在动迁,又跳出来说自己有精神病,可一听说精神病签约的话要走特别程序,又临阵退缩了。”小姑妈更不屑了。

“啊!?那他说自己有精神病图什么呢?”

“他以前积累下的丰富‘经验’吧,他用这些理由给自己带来过一些好处的。”小姑妈说。“你不知道,他年轻的时候,读完职校分配进了建筑公司,一进去做的就是切割电焊的活,有几次嫌活太累了,硬是装病,一会儿说自己哪里伤了,一会儿说自己以前有癫痫什么的,不能受强光和噪音的刺激,最后领导被他烦得没办法,计划经济年代,他这样消极怠工的又不能辞退,只好把他打入‘冷宫’,调去了活不多、但也晋升无望的地方。谁知道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退休的时候还跑去和他的工友说,‘你看看你一辈子辛勤劳苦,我一辈子逍遥自在,你到手的钱也没比我多多少。’气得人家当场破口大骂,直到现在,他厂里的退管会有活动,也不请他参加。”

接着,小姑妈把话题切了回来:“现在要动迁了,老袁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什么‘街道会发一笔伤残补助,只有残疾人或精神病人才能拿’,他手脚都在,冒充不了残疾人,就只能冒充精神病了——但他也冒充不像,听说精神病发病时,双眼都是不会转的,眼皮也耷拉不下来,他哪里能做得到?”

听到这里,我终于完全理解为什么从小家里人就不想我和他家产生任何交集了。

在回自己家的路上,我又碰到了老袁,我低头想避开他,无奈路就这么点宽。我正担心他又要问我小姑妈在不在,他却轻飘飘地从我身边擦过,昂着头笑嘻嘻地走了过去,仿佛下午从未托过我什么事。

3

又过了阵子,动迁方案初稿出炉,开始征询居民意见。

小姑妈在居委会工作,我家该提的意见都由她去转述,所以家人也就没再去居委会。不过,周围的一圈邻居倒是去了不少,不过大部分人的意见都是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没有什么大局观,各类意见常常针锋相对:比如想拿房的人,希望在分配动迁安置房时对房屋面积可以稍微放宽些,说动迁组少给点钱也没关系;而想拿钱的人,就会提出应当限制拿房,这样大家“全货币安置”的钱就能宽松一点。

最后,气得动迁组的一个领导说:“如果大家能想好一个折中的方案,然后集中力量把这个方案给抬上去,每户人家的利益就都能兼顾了。现在你们这样提相互矛盾的方案,让我们根本无法知道你们的真实情况,也就制定不出能够符合你们大多数人利益的方案了。”

这天,老袁也在我家祖宅门口问别的老邻居:“今天动迁组开放提意见,你去了吗?”

“去了,我家里人多,而且都想拿房。所以就希望最好像以前那样,按照户口本分房子。你呢?老袁,你去了吗?”一个邻居说。

“去了,不过我没提关于房子和钱的意见,我家里三口人,我现在的房子是两层、90平米,我准备马上改成3层,足足120平米,这样一来,不管是换安置房还是‘全货币’,我家里都有足够的余地去谈了,不管怎么样我家都不会吃亏的。”老袁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那你去提了什么意见啊?”另一个邻居好奇地问。

“我提的是要求动迁公开透明,背后没有黑幕!”老袁硬气地说。

“啊,老袁,你境界真高啊。”

“哪里哪里,动迁这事我们这辈子能有几次啊,如果这次不好好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后要是再想维护也没这么大的蛋糕可以来维护了,我这么提,是为了全地块人的利益啊。”老袁一脸正气地回答。

老袁说话的声音大了些,正好传到在门口洗碗的小姑妈耳朵里。小姑妈轻蔑地“哼”了一声。

老袁继续大嗓门说道:“我们在这里已经苦够了,从我家第一代人到现在,已经有上百年的辰光了,一直在这里每天重复着早上倒马桶、晚上搬煤气罐生火的日子,以前大家都穷,我老婆跟我过这样的日子也没什么怨言,但现在我儿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外面有女朋友也不敢带上门来,如果这次动迁不好好谈出个结果,我既对不起我祖宗,也对不起我儿子。”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情绪亢奋,再配合上他的神情,让我有了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感觉。但说实话,老袁说得越奋发昂扬,我们就越觉得他虚伪——老袁并不知道,他老婆是出了名的大嘴巴,在背地里早已经和邻居们家长里短时把他给出卖了:“我们家老袁这两天不知道吃错什么药了,每天都在找朋友、托关系,天天在外请人吃饭,就他这点养老金,全部搭进去还不够,还要开始动用以前攒下来的钱了。”

“他就这么信任走后门啊?你也不劝劝他,我打听过了,这次我们是标杆地块,所有的东西都是走的最规范化的流程,根本没空子钻。”一个邻居劝他老婆。

“没办法,他同事里有一堆狗头军师,里面有人以前动迁过,捞到了一些好处,所以也就教他依样画葫芦了。”他老婆也无奈。

关于走后门这件事,我很早之前就问过小姑妈和其他的做动迁的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都是出奇地一致:“在很早以前,上海的动迁是很有‘花头’的,但自从2010年世博会动迁开始,包括丈量、补偿等项目的公示在内,动迁的全流程都透明化了,在动迁结束后,所有相关的人只要去动迁办查询,就能查到整个地块所有人家的补偿信息,实在是无缝可钻。”

这拆迁没猫腻?我才不信
“那既然无缝可钻,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说动迁有‘花头’呢?”我感叹。

“以前的惯性思维吧,反正动迁的规矩是越往后越多,也越难搞出‘花头’了。”小姑妈说。

4

等地块里每家每户丈量和估价的工作都进行完了,就到了面积和估价公示的那一刻。

在公示的那天晚上,奶奶打电话过来,说老袁来家里了,指名道姓要找小姑妈。小姑妈还在工作,大概一小时后才能回来,奶奶看老袁气势汹汹,就怕有什么意外,先让我们过去。

我和父亲很快到了祖宅,老袁正一个人坐在我家的门口抽烟,他老婆在旁边不断拉扯他:“你脑子是不是有病啊?为了这事来人家奶奶家,人家要是被你吓出毛病来,你那点积蓄够赔吗?还不快点回去!”

“别拉我,我今天就是要说说理,在居委会做了不起啊,凭什么他家能多拿钱?”老袁恶狠狠地说。

我心想:“多拿钱”,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想到,当老袁见到了我父亲,立刻把脸色一变:“诶呦,大领导,你来了啊,我正好有些事情想和你讨教讨教。”

就这么一句,让我想起了以前——我父亲当初在高中时学习就特别好,但毕业时被分配到了一家当时效益不太好的企业,待到改革开放后,这家企业咸鱼翻身,变成了上海市的明星企业,而我父亲也因为工作突出,又是提干,又赶上福利分房的尾巴,就近分配了一套还不错的房子。

小时候,老袁总是背着我父亲在邻里街坊议论:“你看看他,学习好有个屁用,还不是天天加班,到头来和我们一样天天倒马桶?”我并没有把他这些话告诉过父亲,但我父亲在搬离这里时,面对老袁前来恭维,说了句:“哪里哪里,我为了今天不再倒马桶,只能努力学习,天天加班,不像你这么逍遥自在,不求上进。”

我把思绪再拉回到现在。只听到父亲说:“讨教不敢当,有什么事就直说吧,只是你以后不要这么晚来打扰我家了。”

“我只是想问问,为什么大家都是住在一起的,你们家的评估单价就比我家高了一千多?而且明明面积也是我家更大,为什么公示里却是你家里面积比我家大?”老袁气呼呼地问。

我父亲听了后没好气地说:“你来看看我家,前面的那个叫什么,是河浜吗?”

“是,但跟河浜有什么关系吗?”

“来来来,我请你到我家二楼看看我家的窗外风景。”父亲拉老袁往我家祖宅里进。

“我去看你家风景干嘛,我就在问你事呢,你别岔开!”老袁一把推开了我父亲的手。

“前两天我们一起研究过的那个丈量和估计的规则,你还记得吗?”我父亲问老袁。

“按照估价的规则,我家是视野开阔,全幢(建筑)全时均有自然光照,你家里在弄堂里,日光照不到全幢,也没有开阔视野,差个一千元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人家一个小区里底楼和中层单价还能差个5%呢,这差距可比我们现在两家的差距大,也没看到谁说过不服。”我接着父亲说道。

我说完后,父亲继续说:“你说你家房子面积比我家大,我就想问你一句,我们家的房子都是按照土地证上的红线去翻盖的,没有侵占一点点红线外的土地,现在大家掏出土地证来,看看是土地证面积谁大!你多出来的面积不都是以前侵占无人使用的公共面积吗?以前我可是对你说过的,你占了弄堂里这么大片地,小心被街道知道了来‘拆违’,你还说‘街道里又不是天天来,我故意在旁边开一扇门,街道不就以为是两户人家了’,你又不是今天才知道你的是违章建筑,还来问我干嘛?”

“呦,你们了解得还挺多啊,家里有居委会的人到底不一样。”说这话时,老袁底气明显有点不足了。

我有些火大,忍不住插嘴:“这些东西全部都在政府网站上挂着的,你现在打开手机搜一下就都能看到,需要我帮你打开找吗?”

话说到这一步,老袁只能悻悻而去。

老袁走了一会儿,小姑妈回来了,听我们讲了刚才老袁如何无理取闹,她最后留了句:“这个老袁,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5

祖宅附近之前已经动迁完的地方,商业开发已经十分完善了。结婚纪念日当天,我特地挑了一家人均400元的高档自助餐厅庆贺一下,顺便让老婆感受一下未来我们家动迁后的“土豪”生活。

吃到一半,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忽然飘进了我耳朵里。我扫视了周围一圈,看到老袁正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他也看到了我,我们的目光相触了不到一秒,又都迅速把目光转回了自己桌子对面的那个人。

老袁在看到我以后,说话的声音一下子小了很多。过了一会儿,老婆对我说:“那边的那个人好奇怪,一直偷瞄咱们这里。”

我转身看了一下老婆指的地方,就是老袁,于是我转身对她说:“这个人是我们家的邻居,没什么的,别管了。”

等我起身离开时,老袁已经离开了。

过了几天,我绕回祖宅,想看看那里的情况。一进巷口,远远瞧见几个大爷大妈聚在一起,围着老袁的老婆说着什么,走近了才听见,他们竟然在讨论老袁的老婆要捉奸的事。

老袁的老婆说,她前几日查账,发现自家的银行账户上的存款少了足足15万。老袁以前岗位工资少,缴交的社保也少,这15万这可是他们家好几年的积蓄,要再攒起这些钱,又不知道要多久了。

跟老袁差不多有40年工龄的老邻居们收入都比老袁多,在这时,邻里街坊倒是出奇的信任老袁了。旁边的邻里都劝她:“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老袁平时好吃懒做,爱占便宜,但要说起他出轨,我们几个想想都觉得不太可能。”

“不,我敢肯定,他外面有人了,自从一个月前,他就像变了一样,我和他说什么他都懒得回,微信上还整天神神秘秘地聊天,前两天他晚回来,我从他口袋里看到了消费单,就是旁边的XX餐厅,总共吃了800!你们说,那个餐厅除了小情侣会去,是不是就只有他这种搞外遇时霍胖(打肿脸充胖子)的人才会去?”

在大家的印象里,老袁的老婆平时大大咧咧的,能让她气成这个样子,看起来应该是证据确凿了。

我听到她说的XX餐厅,突然想了起来——那天,我和老袁就是在那里偶遇,但当时我记得,老袁对面坐的是个男的。我想把这事说出来,但想了想,还是不说了,要是说了,这群人会添油加醋地把老袁的性取向给拿来说事。

“我觉得啊,这个老袁要是真的外面有人了,他怎么会选择离得那么近的餐厅呢,他敢选这附近,就代表他不怕被熟人撞见,既然不怕,就说明这里面有隐情。”我也只能这样为老袁辩解了。

“话是这么说,但保不齐是人家指定的呢?说不定老袁就好这口,觉得刺激呢!”一个邻居八卦道。

大爷大妈们已经把老袁的出轨当成是既成事实,开始越说越离谱,我也没兴趣再和他们说了。

在我离开时听到老袁老婆还感叹了一句:“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但没想到,现在家里还没钱呢,老袁也一样能变坏。”

6

就在当天的晚上,老袁家爆发了一场冲突。

尽管没有实锤的,但老袁的老婆还是约上了自家的兄弟,说一定要把整个事情弄明白。

老袁一开始还一头雾水,当他的老婆直指老袁外面有人,老袁当然是矢口否认。但他又不肯说出钱到哪里去了、约出去吃饭的人是谁,也不让任何人碰他的手机、看他的微信。

老袁越这么做,他老婆的家人就更认为他有问题。直到他老婆的兄弟眼见老袁油盐难进、说要打他一顿出口恶气时,被镇住的老袁这才说出了事情的真相:“我把钱花去托关系了,都给了动迁组一个姓钟的主任了,他拿了钱再去打点关系。”

他说,之所以没和老婆说,就是因为怕老婆大嘴巴,把这些事情捅出去。这个“钟主任”,是他朋友的朋友在一次吃饭时偶尔说起的,但由于中间隔了好几层,而且还是钟主任先打电话过来联系老袁的,见面后还留了一张名片给他,所以具体是哪个朋友介绍的,老袁也不清楚。老袁看过“钟主任”的工作证,还去动迁组打听过,动迁组的工作人员说确确实实是有一位名字一模一样钟姓的“大领导”,至此,他也就对这位领导的身份不存怀疑了。

老袁老婆的兄弟们都觉得老袁被骗了,第一时间就拨了这个“钟主任”的手机,想约他见面澄清这件事,但可能是因为打电话时语气着急了些,在打完这个电话后,“钟主任”的手机就关机了。

于是第二天,这群人浩浩荡荡地杀到了动迁组,可是动迁组的人说,他们要见的“钟主任”不负责这里的地块,而且他上班的地方在区政府旁边,平时管不到我们这片棚户区来。

一群人又往区政府杀去,可最后一看到真正的钟主任的长相,他们都傻了眼。在说清原委后,正牌钟主任建议老袁立刻报警,因为不论是居委会还是动迁组,都不敢有人明目张胆地去索贿:“你也不想想,我要是真的收了你的贿赂,会在地块附近和你吃饭?我是怕别人看不到、不敢来举报吗?”

最后,老袁被一大群人拖着去了派出所报案。

小姑妈也很快听说了这件事,大骂老袁“活该”——原来,老袁之前向街道、区里实名举报了我家“评估价和面积都比别家高”的事情,这个举报弄得小姑妈非常难堪,但碍于工作人员的身份和工作纪律的规定,她也不能上门去骂老袁。

再说,之前居委会在动迁前的动员会上就说过:“目前根据我们知道的情况,外面社会上会有一些专门从事号称‘通路子’的人来收受贿赂,这些人都是骗子,而且他们都会自己找上门,大家千万要小心。”

我仔细回忆了一下,当时包括我在内,大家似乎都没有太在乎这些话。

后来老袁跟邻居们自述,说他其实之前一直是坚信动迁里有猫腻的,这个“钟主任”对他说,现在都是公示的,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公示时把各种价格、面积做高,本来他还将信将疑,但看到公示时我们家的情况,觉得和这位“钟主任”说得一模一样,便认定了我们家“托关系、走后门”了,然后自作聪明地把我们家举报了,想着街道或者动迁总公司会把注意力集中到我们家,这样就不会注意到他的小动作了。

动迁后,老袁当然也能查到我们家的补偿情况,虽然我家里虽然单价比他高、实测面积比他家大,但这多出来的拆迁款也是有限,加上各种补贴以后,我们两家的差距其实也没多大,老袁这才算对我们家彻底服气。

至于他被骗的钱,由于对方用的是假身份证,他又给的是现金,一时之间还无法破案。

后来,有一次我遇见老袁,我问了他一句:“那天你来我家找我小姑妈,但后来又当做没有这回事,你那天到底想干嘛?”

他说:“其实我那天是想向你们家打听有没有钟主任这个人,但后来一想,还是不要让你们知道的好。”

Sort:  

Source
Plagiarism is the copying & pasting of others work without giving credit to the original author or artist. Plagiarized posts are considered spam.

Spam is discouraged by the community, and may result in action from the cheetah bot.

More information and tips on sharing content.

If you believe this comment is in error, please contact us in #disputes on Discord

Hi! I am a robot. I just upvoted you! I found similar content that readers might be interested in:
http://renjian.163.com/19/0218/12/E8A2DV99000181RV.html

Hello @zuoyuejun! This is a friendly reminder that you have 3000 Partiko Points unclaimed in your Partiko account!

Partiko is a fast and beautiful mobile app for Steem, and it’s the most popular Steem mobile app out there! Download Partiko using the link below and login using SteemConnect to claim your 3000 Partiko points! You can easily convert them into Steem token!

https://partiko.app/referral/partiko

Congratulations @zuoyuejun! You received a personal award!

Happy Birthday! - You are on the Steem blockchain for 1 year!

You can view your badges on your Steem Board and compare to others on the Steem Ranking

Do not miss the last post from @steemitboard:

Valentine's day challenge - Give a badge to your beloved!
Vote for @Steemitboard as a witness to get one more award and increased upv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