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她逛完海邊, 我們兩個慢慢走去海港城商場那邊, 期間見到好多人坐天星小輪出來. 老婆說現在多了好多外國遊客來香港, 就不知道為甚麼說香港經濟差得那麼離譜. 我跟她說, 以前一個大陸土豪遊戲, 可以低上1000個這些來觀光窮遊的外國客, 你說香港能不差嗎?
我再詳細跟她說, 你們看現在好多外國人來港, 他們跟現在的大陸客一樣, 都是來觀光打卡, 去餐廳吃一頓便宜的午晚或晚餐. 怎可能去名店瘋狂購物呢? 再說, 外國遊客都不會去藥房買東西啊. 所以自從2020年疫情爆發, 沒了大陸土豪客以後, 香港的零售餐飲本來就一落千丈, 加上2019年暴動之後, 有大約15萬比較有經濟能力的港人都移民離開香港了. 沒走那班, 要麼就沒錢, 要麼就改為北上消費, 那麼大的消費族群缺口, 這幾年根本沒能補上.
講著講著, 講到口渴了, 去買杯飲料吧, 你看, 一杯竹蔗芧根水都要18元, 一樽要32元, 這個價錢, 誰願意買單啊. 連我這個香港本地的都覺得現在香港物價貴到飛起, 來打卡的大陸客更不用說了. 他們那邊本來的工資就沒香港高, 這個物價對他們來說完全划不來. 這種在碼頭的店啊, 老實說, 不知他們可以捱多久了.
再看看海港城對外, 五支旗桿那個小廣場一以前不管是週一到週日都是人滿為患的, 現在你看, 廣場空盪盪, 見不到多少人囉. 當天還要是週五呢, 你說死不死? 在外邊見到這個環境, 估計入面更死了, 不出所料, 上電梯進商場之後, 還以為他們到點關口在休息呢. 好像見不了幾個人.
這商場有我老婆以前好愛吃的LADY M蛋糕店, 我這次過來就是想帶她去吃, 數數手指, 她對上一次去LADY M吃蛋糕已經是疫情之前的事了, 五年多啦, 是時候帶她去回味一下. 以前LADY M不管是外賣還是堂食, 都是排滿隊的. 外賣的話還好, 排個10分鐘以內就到你, 堂食的話, 恐怕沒半小時你不用指意可以拿到位.
去到現場之前我在想啊, 人流肯定會少了的, 但應該還會有一點人吧? 畢竟以前他們那麼火. 爛船都有三分釘吧? 但離遠看到之後, 我已經大跌眼鏡, 別說堂食沒人排隊, 連外賣也沒人, 現場就坐了三台人, 6-7個吧, 現在沒看清楚實際人數, 翻看圖片也看不清, 有些角度被椅子遮住了,不過不重要了, 這個落差已經大得令我無語.
不管是名店也好, 連卡佛百貨公司也好, 都是職員多過逛的人, 逛的人還不一定會買東西, 祝他們好運吧. 再看看樓下的玩具反斗城, 好一點, 人流也有…幾十個…但跟以前那種迫爆的場面相比也是差得遠了. 我進去就看看有沒有我家鴨鴨的精品, 聽說今年Sanrio 不會推出太多鴨鴨的商品, 所以嘛, 去到Sanrio 櫃位也只見到幾款我家鴨鴨的東西, 其餘的都是Kuromi, Melody, 大耳狗等等.
逛了沒多久, 收到我姐的電話告知, 她又發燒, 自己要去醫院, 然後我媽要過去幫手看著大小寶…哎…本來週六要跟我媽一起收拾一下屋, 然後去飲茶, 逛一下, 現在計劃被打亂了, 我媽打給我跟我說, 週六叫我們自己找節目, 咳咳…看來我姐有臉色要看了.
听讲很多国家在2025年取消香港免签,不知是不是?
不是, 只是因為現在他們沒錢, 去歐盟要在網上搞個 <<歐洲電子旅行許可證ETIAS>> 每次收費7歐元. 不止香港Passport要付, 所有護照去歐盟國家都要申請ETIAS, 他們掠水而已
电商起来了,对实体店冲击也是很大的,现在在网络上啥都能买到,当然,也和近几年全球经济相关,确实是感受到了,大部分人都消费降级了,即便是逛街,也是逛得多,消费的少,除了饮食方面,大家还是比较愿意掏口袋买买买。
19年之后真的移民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