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早已破产,振兴乡村恐沦为空谈,破局之路何在

牛肉价格屡创新低常见诸新闻热点,国人牛肉自由倒也可以想一想。但对于养牛户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啰。我特地查了下:

红星资本局9月27日消息,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第3周全国牛肉平均价格为每公斤68.31元,环比持平,同比下降17.4%。 农业农村部肉牛监测预警专家组首席专家王明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国牛肉价格已经连续11个月下跌,跌到了近5年来的最低位。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目前各大商场的鲜牛肉价格普遍在35元-40元区间内,一些超市的牛肉价格甚至低于鸡爪。

牛肉价格新低也直接导致了养牛户的破产! 这是继养猪户破产后打向农户的又一记重拳。农村现在是干啥啥不行,要养活一个人都难,养活一家就更不用想了。如果家里有小孩要读书,那就更困难了。所以现在很多年轻的夫妇都外出打工,实非愿乃不得不为也。小农经济似乎也走到了它的末路了。

一、小农经济的"最后一口气"

一直以来,小农经济就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那时候的小农经济是"男耕女织"的典范,自给自足,其乐融融。

farmer.jpg
农民在劳作(来源:网络)

不过,好景不长啊。自从1840年那场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资本主义的铁蹄踏碎小农经济的美梦。"耕织分离"让农民们被迫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沦为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这种转变让小农经济的根基动摇,从此走上了下坡路。

到了现代,小农经济的处境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争相涌入的外资、不断扩张的规模化养殖场、层出不穷的新技术... 小农经济就像一叶扁舟,在现代化的惊涛骇浪中挣扎求生。2023年,农村养猪个体户只剩下不到20%的可怜比例,就是一个明证。

二、乡村振兴中的"绊脚石"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就像悬在乡村振兴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天灾人祸、市场波动、政策变化,样样都能让它摇摇欲坠。最近几年,环保政策的严苛标准就把不少散户养殖户逼到了绝境。养猪的、养牛的,不是被迫退出就是亏损累累。

更糟糕的是,工业化发展正无情地挤压着传统农业的生存空间。城市化的浪潮卷走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土地撂荒"的现象日益严重。传统的农业技术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农民朋友们就算使出"洪荒之力"也难以维持生计。

最要命的是,国际市场竞争带来的冲击让小农经济雪上加霜。 以牛肉行业为例,2023年进口牛肉高达274万吨,而国内养牛户却因为连续亏损被迫退出。这种"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让小农经济的前景更加黯淡。

三、乡村振兴的"破局"之路

或许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西斯蒙第就认为小农经营有其独特的价值,能够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稳定。但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保留,而是创新。让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接轨,开发新的经营模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是重中之重。农民兄弟们可经不起折腾,我们需要在转型中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和缓冲时间。政府的政策引导、市场的合理调控、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缺一不可。

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小农经济的改革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就一定能够在现代农业和传统经济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农民兄弟们不再为生计发愁,让农村重现繁荣景象,这才是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

Sort:  

为啥我还没感觉 ,过完年还感觉菜涨价了,坐等全民降价,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