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走在拜年的亲情路上



8LcAvMsWDeRYLmyA_IMG_20250128_133227.webp
YJGVopo17DIs9OFl_IMG_20250129_205345.webp
GjkFMw051FCbtRnc_IMG_20250129_205341.webp

大年初一,拜完同村父老乡亲的年之后,阳光正好,我们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地向着老老家进发,准备给那儿的亲戚拜年。我的老老家在我们县西源镇勘上沙塘村,自我爷爷那辈便从村里搬了出来。虽说同属一个县,但实际距离可不近,不过每年正月,我们都雷打不动地要回去一趟。

西源勘上可不只有爷爷那辈的亲戚,还有爷爷兄弟的后代,与爸爸同辈、和我同辈的亲人也都在那儿。离得不远的地方,还有奶奶那边几个舅公家的亲戚。每年正月来这儿,我们一般都会争取一趟把这些亲戚家的年都拜完,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任务艰巨,但心里却满是期待。

回想起小时候去老老家拜年,那可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那时候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全靠两只脚一步步量。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尘土飞扬,脚底磨得生疼,有时候都感觉能磨出泡来。

因为路途遥远,走到一家亲戚那儿,天色往往就晚了,只能在亲戚家留宿。那时候拜年效率不高,常常要拜到正月初十之后,但也正因如此,每一次相聚都显得格外珍贵,亲戚之间的亲情也愈发浓厚。

时代在变,如今可大不一样了。家家户户都有了车子,出行变得方便快捷。就像玲玲打趣说的,现在去亲戚家拜年就像“送快递”一样,一天跑几家都轻轻松松。昨天下午,我们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前往老老家的路。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小姨奶奶家。奶奶已经去世好些年了,小姨奶奶是奶奶姊妹中目前唯一还健在的,她在家族里辈分最大,所以我们第一站去她家拜年,既是表达尊敬,也是延续家族的情谊。

姨奶奶家有两位表叔,当天大表叔有事外出了,小表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围坐在一起,喝着热气腾腾的茶,唠着家常。小表叔跟我们分享着村里的新鲜事儿,哪家的孩子考上了好大学,哪家新盖了房子,我们也和他说着外面的世界,工作中的趣事、生活里的小烦恼。不知不觉,半个小时过去了,虽然还有很多话没聊完,但我们不得不接着往下一站出发了。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大姑家。大姑家离姨奶奶家不远,取道过来十分方便。大姑爷已经去世好几年了,如今只有大姑一个人平常待在老家。大姑下面有两位表哥,不巧的是,两位表哥都出去拜年了,这次过来只见到了大姑和大嫂子。我们陪着大姑聊了聊身体状况,叮嘱她要注意休息,大姑则关心地问我们工作顺不顺利,生活好不好。因为时间紧迫,我们在大姑家短暂地攀谈了十几分钟,便又匆匆赶往下一家。

下一站,也就是第三站,我们终于来到了老老家——勘上沙塘村。爷爷辈的几位兄弟都已过世,这次回来,见到了几位爸爸的堂兄弟,他们还是那么热情,拉着我们的手,嘘寒问暖。和我同辈的,我只见到了两位堂哥,其他几位相熟的堂哥也不巧出去拜年了。

在老家里,看着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老房子,小时候过来拜年的场景不禁浮现。在勘上老家待了大半个小时,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出发去了当天需要拜年的最后一家——老妈的老家,也就是舅舅家。

因为提前跟三舅说好了,晚上到他们家拜年顺便吃个晚饭。我们到的时候,三舅母正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阵阵饭菜香飘来,让人垂涎欲滴。几位表哥听说我们来了,也陆续从外面赶了回来。

老妈在兄弟姐妹中是最小的,有四位哥哥,也就是四位舅舅。大舅和二舅都已过世,目前只有三舅在老家,小舅则很早之前就搬去了九江。见到三舅和表哥他们,大家都格外亲切,相互问候着,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

当天晚上,两家人围坐在一起,相聊甚欢。吃饭的时候,老爸和老弟兴致勃勃,喝了不少白酒,几杯酒下肚,脸都红扑扑的,话匣子也打开了,聊起过去的趣事,笑得前仰后合。我因为需要开车,便躲过了这“酒局”,但看着大家这么开心,我也觉得格外满足。

大家一边吃着丰盛的饭菜,一边分享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亲情在这一刻愈发浓烈。直到晚上八点,大家才意犹未尽地结束了晚宴。尽管有些不舍,但我们也知道,还有下一次相聚。接着,我们便启程回家了。

正月初一的行程大概就是如此,一家接着一家拜年,忙得我连朋友们的信息都没时间看。但这种忙碌而充实的感觉,不正是年味的体现吗?最让人眷恋的,我觉得也莫过于此了。在这里,我也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开年大吉。期待2025,我们会更好。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