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在网上刷到一句话:不是现在过年没有年味儿了,而是你成了制造年味儿的人。
这句话实在是太能激起我的共鸣了,作为父母我们不仅在过年的时候制造年味,还要在各种节日、重要日子营造氛围,就像小时候我们所经历的那样。
如果说只是制造年味儿那还算小意思,更需要思考的是发红包这件事。过年过节发红包是中国人的传统,从小我们就能收到来自长辈们的红包,记得小时候最多的一年收了3000多元,那时候好像才2000年左右,对我来说简直是巨款~~
直到现在三十来岁我依然在收红包,但是数量已经锐减,更多的是代Sheya收红包。结婚后,每年过年我依然会收到来自我父母的红包,在我看来这应该是我妈对我经济的小小支持,哈哈。
重点不是能收到多少红包,比较心累的是会发出去多少红包,给谁发、发多少,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关乎人情世故的可都不是小事。
一般来说,过年一定会给我和点哥双方父母发个红包(共4000元),其实他们每次都说没必要,但我们总觉得大过年的红包是表达祝福的介质,而且通常给父母的红包金额不会太纠结。
如果不给红包,买个礼物也是可以的,比如之前买过手机、包包。
其次就是考虑给双方的老人发红包,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这类长辈,一般红包金额就是600-800元不等。
较为复杂的是给小朋友的红包,之所以称之为复杂,是因为给不给、给多少是要考虑彼此来往情况的,而不是像给老人那样可以不假思索。
我有个侄女,以前我是年年给她发红包,还经常买礼物。后来Sheya出生,这个侄女的父母在这方面非常寡淡,这么维持了两年后我也有点无语了,坦率的说,在发红包时我会考虑不像以前那样“心意”满满了,礼轻情意重有时候并不在理。
还有那些有二胎的亲戚、朋友,在发红包时也要考虑给多少,比如对方给Sheya发1000元红包,我则给对方孩子各600元。可是我要怎么提前知道对方给多少呢?
记得有一年我给朋友小孩500元的红包,我们收到对方200元的红包,她当天就给我打电话说拿错红包了,本来准备的不是这个,这显得有点尴尬,这个金额要拿捏好真是很难!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点哥他妈妈那边的亲戚比较洒脱,早些年就商定互相不给对方孩子压岁包了,只不过小孩子会觉得少了特有的仪式感,年味也就淡了一些。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
哇 好多💰💰
😝😝
我现在也是,收到的都是帮我儿子代收,图个祝福,也不管发出去多少了,就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那倒是~红包本来就是图一吉利
Congratulations @mrspointm! You have completed the following achievement on the Hive blockchain And have been rewarded with New badge(s)
Your next payout target is 60000 HP.
The unit is Hive Power equivalent because post and comment rewards can be split into HP and HBD
You can view your badges on your board and compare yourself to others in the Ranking
If you no longer want to receive notifications, reply to this comment with the word
STOP
Check out our last posts:
Good night and best wishes ❤️
这就体现“默契”了,一般我们给孩子红包,就是一人200,不给多,这样就好知道你怎么给了
你们那样还洒脱些 我们的基本上给小孩600-1200
太多了,如果是亲侄子外甥可能就是300的600
红包就是涂个吉利,哈哈,不过收红包心里很爽,发红包多了,就觉得有点心疼,哈哈哈哈。
反正这个金额很难拿捏🥲
我们这边这两年也商量好有小孩的开庭互相之间不给红包了,搞点别的送着玩。红包搞来搞去头大
其实你们这也挺好的 发红包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