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除了FREELANCE,就宅在家做一點學習。
現在卡在好像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一做,但沒有做好的問題上。
幸好現在網路上有很多資源,技術上資源不缺,只是有沒有時間來看,擠一下還是有的。
而其他啓發創意的,最近在看關於寫文案的書,還有一些大機構合作過/待過的專業創作者們的頻道,都帶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
就是"創作腦"是可以訓練回來的。
以前聽過的可能是"1%的靈感加99%的努力",但在這個時代,光有"努力"也不夠,資訊流動太快,努力的人也很多,但能建立自己獨特性的,自己能創作的,不一定出力努力就夠。
靈感不是只能等他出現,是可以練習來產生的(主治平凡人,如我)
關於寫廣告COPY的書,只看了第一章。但裡面提到,必需訓練自己禁止只是說"這好漂亮""很酷",要深入想為甚麼這東西很漂亮很酷,然後明白它學習為己用。
所以現在看PINTEREST時不是滑過去,而是看到好看的圖片時,去想他哪裡吸人到人;又,在YT 分享創作過程的影片,提到的參考作品,去記下那些圖片和作者,那張圖片甚麼地方是該創作者想要用到來參考的,等等。
想起來,這些都好像是美術賞析的基本。對耶,以前不就學過怎樣看名畫了嗎?
提醒自己創作不夠效率是訓練不足,切忌當赤裸裸的COPY機還洋洋得意。
練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