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们这附近发生了一起惨烈的车祸,一辆拉煤的大货车从一个院子里转出来的时候没注意观察,直接把盲区内一骑电动车的女士卷到了车底,女士当场死亡,据说现场惨不忍睹。
(图源 :pixabay)
有知情者说这个女士是去附近学校接放学的孩子。唉,也不知道这是谁的爱人,又是谁的妈妈,又是谁的子女,想必全家都伤痛不已,可是人死却不能复生了。
想起陶渊明《拟挽歌辞》中的几句,愈发觉得悲怆: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晚上开车去接儿子放学,给他讲起这个事,他也觉得这个母亲好可怜。不过有没有同情心,这个倒是次要的,我希望他能从这个别人的惨痛事件中吸取教训。
他倒是也能说上两三点,比如过马路时要看红绿灯,要注意汽车等等等等。
我给他补充道,人若是被大卡车或者大汽车撞到,大概率就会当场死亡;如果被小汽车撞到,也好不到哪里去;若是摩托车或者电动车撞到,那也要伤筋动骨。
所以,在马路上,无论是否过马路,哪怕走在人行道上(人行道上现在全是接送孩子的电动车),都要注意观察,尤其是转弯时,一定不要突然转弯,要观察一下前后有没有直行的车辆再转。
还有就是过马路绿灯的时候也不是百分百安全,前两年大连就发生一起恶性事故,一辆宝马车冲撞(绿灯时)过马路的行人,造成5死5伤的惨重后果。所以绿灯过马路的时候,也要注意观察,不能不管不顾。
我知道的还有一起恶性事件,好多年前,沈阳一公交车,冲上公交车站站台,好些等车的人来不及反应就被碾在车轮之下,所以等车的时候,尤其是车辆即将进站时,也要注意一下。
前些天看到一个微信群里的朋友们在讨论现在的孩子如何如何娇气,上学放学都要家长接送,说我们当年如何如何,都是自己步行或者骑自行车上学。
我想说的是,当年的交通环境和现在完全没法相提并论啊,那时候路上机动车的数量和如今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呢?我读小学是步行上学,读初中是骑自行车或步行,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看到的机动车都不超过一掌之数,所以安全性当然是相当有保障啦。
再看现在,儿子学校放学时,旁边双向十车道的大马路,能停满八九排车(一点不夸张,每两车道能挺进去三排车),然后还有正常路过的车辆,还有一堆电动车穿梭其中。你说怎能放心让他们自己在这样的交通环境中骑自行车呢?
(图源 :pixabay)
扯远了,其实不光儿子(作为行人)要从这起她人惨痛的事件中汲取教训,作为驾驶员的我(或者说我们)也应该注意行车安全问题。
以前坐朋友的车出去玩,他一边开车一边在手机上下象棋,当时觉得这种行为是极端错误的,还不止一次批评朋友,可他总是不以为然。
这两年开始开车送儿子上学,路上经常堵车,所以堵车或者遇到红绿灯的时候,我扒拉扒拉手机,看看微信群里大家都在聊啥,看看股票软件上有没有一些新动态,看看HIVE等虚拟币是涨了还是跌了,总之一秒钟也不浪费。
前两天等左转红灯时,因为和朋友聊天分心,直行信号变绿我就直接开了出去,到路中间才发现是红灯,赶紧顺着直行车辆走,这样有可能会比闯红灯处罚清一些。
虽然可能被拍被罚,但是我还以自己及时变通而沾沾自喜,而且对可能面临的处罚也无动于衷,不就是扣分罚款嘛,就当赞助国家大业就行了。
这次别人的惨痛交通事故发生后,我才惊觉自己的态度错得离谱,这不是变通不变通,罚款不罚款的问题,而是漠视交通安全,不把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当一回事!长此以往,终将酿成大祸。
所以我和儿子说,除了他要吸取教训注意交通安全,我也要从中长长记性,开车时不能分心,尤其是不能玩手机。我让儿子监督我,一旦发现我在行车途中(包括等红灯、堵车等)玩手机,被他发现并提醒,就罚款100元(奖励给他),儿子欣然同意。
不过我觉得我肯定不会让他抓到了,既然自己已经意识到开车玩手机是极大的错误,已经下定决心要杜绝这个恶习,那么一定会时时牢记在心,不会再犯的!
(图源 :pixabay)
最后,我跟儿子说,我们每天都要从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以及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来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问题,以此来提升自我。
我问他这样说的话,他想到哪句话,儿子回答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好吧,这句也行,但是我觉得《荀子·劝学》中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更适合一些呢。
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因为不知道危险什么时候就降临了。。希望大家都平安喜乐。。康健顺遂。
谢谢小影
这位女子真可伶,孩子更可伶,出门还是安全第一,不仅为自己,还有他人
确实太可怜了
看到这消息就觉心痛啊,这妈妈太可怜了,一家可咋度过去这样的难关那。不论是步行,骑车,开车,真要十二分的注意安全,现在车太多了。
最伤心的人莫过于家人,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降临到我们任何一个人身上。无论司机还是行人多注意道路情况都是对的。
太让人痛心了,我的一个同学他爸爸去接他的儿子放学也是进到这个货车盲区,结果也是很让人心痛,看到大货车还是小心一点,情愿停一下,也不要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