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的时候,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本书,书名《基层女性》。
《基层女性》这本书很短,我看了下,在手机上显示203页,按照我的阅读速度,正常情况下,一个小时估计就看完了。晚上的时候,我慵懒又惬意地靠着床头,果然很快就刷完了这本书。当然,也是颇有走马观花的感觉。
这本书作者是女性,咦,最近看的好几本书都是女性作者,比如前阵子看的《六姊妹》作者伊北,正在看的《中年欲望》作者白菜,无一例外都是女性。看女性写的书,很多时候虽然没有磅礴气势那种,但是在对感情和生活,以及内心的描述方面,真的是太细微了。
言归正传,谈下个人对《基层女性》的感受吧。
《基层女性》里,一开始作者便讲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很不幸,跟母亲的关系搞得很僵,比如她提到,
我让母亲感到痛的教育方式,就是切断跟她之间的所有联系,半年多不见她,不跟她说话。
如果她还是跟以前一样,给我制造精神压力,哪怕跟我半年不联系也无所谓,那下次就切断联系一年、两年。。。
很明显,这种观点实在太偏激了,我非常不赞同这样的做事方式,虽然可能会有效,但太令人心寒。换个角度,如果以后她自己的孩子朋友问题,跟如此这般跟她操作,试问做父母的又会感受如何??如果问题的解决方式有一万种,这绝对是最后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借用《六姊妹》里家丽的奶奶说过的一句话,不生孩子的女人,心肠往往比较硬。我不是说作者的坏话,我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我们年轻时候,经常会对父母曾经的一些做法很难理解,甚至一度产生厌烦心理。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尤其是在碰到一些问题后,很容易就会发现,自己一瞬间就很能体会父母的不易,尤其是体会到那种感觉,我相信这种感受,很多人都会有共鸣。
而反之,你没有碰过这些孩子引起的烦恼,是很难也无法体会到其中感受,无法引起共鸣,也就无从理解父母当年的感受,进而很容易一直会保持自认为正确实际上很偏激的观点。
诚然,每个人生活的家庭里,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但作为成年人,你不能总是强调“成功了就是靠自己努力,失败了就从原生家庭,从父母、从其他人身上找问题”,这种观点,我是万万很难认同的。
书里许多观点,其实明显看得出作者想象出来的,你比如说举的例子,就能够看出来,一些就是靠想象制造的鸡汤,而另一些纯属就是不切实际的,即便听着有道理,但对实际没有什么意义,顶多让一些人能产生点共鸣,
比如这个阅读。跟有没有钱没啥关系,就是个人爱好和习惯,扯到南极了。。。这就是忽悠没有阅历的年轻人。
要不是我一中年油腻男见得多,估计年轻时看这段,也会被忽悠。
去浙江也罢,去上海也行,哪怕去十八线县城,各有各的好。每个人的喜好不同,王石有钱喜欢登山,喜欢挑战珠穆朗玛峰,但我就不喜欢啊,就是有人给钱让我去,我也不愿意去那地方挑战啊,这就是兴趣不同,没别的。
再说回原生家挺,她自己也写了,她的原生家庭太极端,比如说她母亲把她吊着打。。。
恩,我小时候也被父母打过一次,很严厉,原因是我偷家里钱出去买东西,我从未怨恨过我父母,从小就觉得那件事是我的不对,我就觉得父母做得对,而这位作者呢,她只说她母亲打她,没有提原因。。。不管怎样,我都不会否认爸爸妈妈的付出以及他们对子女的爱。
能看得出,里边许多观点,看似正确,实则废话很多,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没太大用,还是那句话,主要是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或思路,鸡汤味太浓。
如果阅历不够的话,会很容易被这种观点带偏。你想想,如果碰到问题正在迷茫或寻找答案时,恰好看到这类观点并相信了的话,会怎么想呢?
答案一定是,不是我的错,都他妈是别人的问题,。。。
这样的思路继续保持下去,时间久了,人就变得很奇怪了。
人要学会反思,才能更乐观看待自己。要学会应该更理性和实际看问题。
又比如这个观点很要命。对,但又不对。对是这话没毛病。不对是因为,许多人看到这里,很容易把自己带入。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啊,普通人都是按部就班的,有几个人能做到非常优秀,出类拔萃?
如果你信了这话,诺,比如年轻时不考虑结婚生子,一旦年龄大了忽然有一天想生孩子,或者说即便女人自己没这想法,但架不住你老公想要个孩子了。。。怎么办?哪怕你们当初都商量好了,做丁克,不要孩子,但人是会变的啊,况且,这种案例很多,因此发生的婚姻一地鸡毛和家庭鸡飞狗跳都已经不算新闻了。
所以说,我们看没问题,但太年轻的人看,真相信了,可能就麻烦了。
再说年轻人不考虑买房买车,人家姑娘也不愿意嫁给你啊。当然有例外的姑凉,不要求这些,但很多都要的,尤其是农村,县城。经济是婚姻的基础,没经历婚姻迟早坍塌。泰坦尼克号那种爱情,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
嗯,太理想化,谁信谁完蛋,你不能说个例,说特殊的案例,拿圣人做对比,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脱离低级趣味,都是普通人嘛。
当然,说了这么多不同,不能说这本书一无是处,相反书中也有许多观点我是赞同的,比如,
人生最好的经验 ,就是经历,经历是最真实和容易改变自己的,听别人讲千遍,不如自己经历一次得来的经验更深刻。
其实你还可以看看《中县干部》
哦,这个我之前好像看过,是不是报告那个?
“人生最好的经验 ,就是经历,经历是最真实和容易改变自己的,听别人讲千遍,不如自己经历一次得来的经验更深刻”
严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