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有一天跑步的时候,忽然来了状态,平日里早上跑半个钟,当日翻了一倍跑了整一个钟,跑完下来后,精神状态也不错,没有太多疲惫,当时心中窃喜,以为自己跑步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
次日时候,我又在平日里跑步里程基础上,多加了一公里,跑完下来后,感觉也还不错,这时心里就更加骄傲了,觉得自己可以尝试提高下配速。
我之前看网上有人说,每小时10公里以下的配速,都属于慢跑。我心想,我自己坚持跑了一年了,还维持在每小时8公里的慢跑配速,这,这也太丢人了。
于是我准备提高下我的“成绩”,先冲上10公里小时,以后跟别人吹牛逼,也不至于被人还归为“慢跑”一类。
我决定在原来每天30分钟,跑完4公里的基础上,尝试看能否提前跑完,比如25分钟?26分钟也行。。。或者30分钟内跑完5公里,也不错呢。
想要提高,自然得从配速上着手,我原先配速是每小时8公里,现在改为10公里。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就开始信心满满地准备开跑了。
前3分钟热身,我一般是6公里每小时配速,之后是8公里。这次等到3分钟热身后,我立马调到10公里。前边10多分钟感觉还可以,但15分钟后,就感觉有点辛苦了,这感觉明显不同于平日里8公里那种轻松自如的配速,浑身上下都感觉辛苦,但为了实现“小目标”,我仍然坚持继续跑。
靠毅力强忍着坚持跑了25分钟后,感觉整个身体就更加难受了,有点顶不住的感觉,很想放弃,但想着如果再跑一公里,就可以上升一个新的小台阶,也算不错,于是又咬咬牙,终于坚持跑完了最后一公里。
等到跑完5公里,差不多30分钟时,感觉全身都快虚脱了,有种身体不受控制的赶脚。原来每次跑完后,都要再慢走3、4分钟,而这次身体感觉明显不舒服,坚持了下,放弃,直接进卧室一下子躺在床上。
躺了几分钟后,还是觉得很难受,起身后,有种想呕但又呕不出的感觉,状态极差,喝了口水,又继续躺下。
这感觉,是我跑步一年来,从来没有过的难受。以前刚开始锻炼的时候,身体也会偶尔感觉不舒适,但休息后很快就恢复正常,而这次休息了许久,仍然是感觉很差,等到差不多20多分钟后,感觉才稍微好些,起身一看,整个床单我刚才躺过的地方,全都湿漉漉一片。
Image by Ilona Ilyés from Pixabay
有了这次“痛苦”的经历教训,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回归原来初心。我跑步和锻炼,本就是为了身体健康,可不是为了去参加比赛。要按照自己身体的节奏,合理的规划,而不是随意跟别人的跑步成绩“胡乱攀比”,那样非但对自己无益,反而更加有损健康,更是打击我那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跑步自信”。
唉,思来想去,先前胡乱攀比的思想害了自己,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地锻炼吧。囧
说的很对,我们不以竞技体育为主,身体健康是目标
一小时十公里?吓我一跳。千万别霸蛮,容易出问题!
心态好的运动,可能更加事半功倍。
可能操之过急效果会适得其反。大伟哥,悠着点。
可能在不适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及时调整了,这次经历挺好的,说明突破自己“舒适区”还是挺困难的。
I do not understand what you write here down, but i like to see it and the people who answer you.
Have a good time.
Hive On!
Alucian
贵在锻炼,坚持,有益于身体健康!👍👍
锻炼的初心就是身体健康,适合自己的步伐才是最好的,不然得不偿失啊!
突如其来的状态可能是第二次呼吸,跑者的禅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