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中斷》_重建漫長,而人們善於遺忘

in HIVE CN 中文社区3 years ago

若不是家人不經意提起,我都沒發現三一一居然已經過了十一年了!這是一個sign,這本書現在不讀更待何時?於是我就在3/11打開了這本書:《日常的中斷:人類學家眼中的災後報告書》

img_0.17678241309017328.jpg

重建並不意味著「復原」,而是重新打造一個別於過往的環境空間,承載新的生命與記憶。

千萬別被「報告書」三個字給嚇著,內容其實很平易近人。

全書分為三大部分:<海的子民>、<大地呻吟>與<海嘯過後>。

第一部分以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東日本大地震為主軸,穿插歷年來的重大地震災害。作者分別於災後三個月、災後三年走訪日本觀察取材,娓娓道出災區的重建困境、災民的心境與行動、日本人面對天災的反應與態度、對海的愛戀與恐懼、失去家與鄉的哀愁、生死觀的轉變、經濟困境、災區孤獨死與孤立化現象、人際關係的斷裂與重建、衍生出的社會問題等等。

第二部分則切換至2008年5月12日的中國四川大地震,穿插台灣九二一大地震的回憶與災區的現況──作者的文字一下子就喚醒我那些沉睡的記憶,原來,有些感受已經刻印在細胞裡,以為忘了,卻只是暫時封存而已。後來又連結至唐山大地震,從中窺探中國今昔面對災情的心態與實況。

第三部分則是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所引發的南亞大海嘯,黑水肆虐南亞各國,奪走超過20萬條人命與無數人失蹤。諷刺的是,這場超級大災難,卻為某些戰亂不斷的地區帶來了和平的曙光,消弭了部分的人禍。人們都說天災無情,我卻覺得人禍往往更殘忍。世界各國總能在這類災難時刻攜手投入救災,意識人命的可貴,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但為何世界從來不和平?戰火延燒之處的人命難道就不值得一提?我們無力抵抗天災,也無力阻止人類自相殘殺,太可笑可悲。

img_0.32609370972014357.jpg

在天災面前,人類實在太渺小、太無力。無常打斷了日常,災後的日子又漸漸成了日常。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性,不同的人,面對災後日常的反應與態度大不同。一樣的是,重建之路漫長且艱難,無論是生活,還是心靈。

災區百廢待舉,有人為了生計而離開,人口外流而日趨凋零,有人化悲憤為力量投入各種重建活動,有人出於對家鄉的眷戀而默默耕耘,但也有人的時間停滯於災害發生的那一刻,走不出陰霾,最後孤獨而死,或,自殺身亡。

很喜歡作者阿潑的文字,平順好讀,真切有情,輕柔而惆悵,她一次次地實地走訪,有時是在災後不久仍餘震與落石不斷的時候就進入了災區,而後又會重返舊地去觀察那些報導畫面之外的景況,親眼見證災後重建的樣貌,從災民、志工、醫生等角度切入的一個個故事,佐以各種資料,不刻意煽情卻直觸人心,讀著讀著心就暖了,讀著讀著心又揪起來。

重建漫長,而人們善於遺忘。

感謝這本書,喚醒了過往的記憶,也帶著讀者去了解那些隨著時間被淡忘的「後來」,讓這些不該被遺忘的故事,永久保留了下來。

地震的記憶與陰影

說到地震,想必所有台灣人(還未出生或年紀尚幼的除外)都忘不了921大地震(集集大地震)。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搖晃將近兩分鐘、發生在中部山區的這場地震,在中部人的心中留下無數難以抹滅的傷痕與深切的恐懼,即便已經過了23年之久,每次一發生震度較大的地震(尤其是那種不只左右搖還上下搖的),都會瞬間喚醒當時的陰影。

還記得那天夜裡我挑燈夜戰準備著隔日的考試,凌晨一點才熄燈臥床,好不容易墜入夢鄉,卻被一陣猛烈的搖晃硬生生扯回現實。我一向不習慣開小燈,所以睜眼後眼前自然是一片漆黑無光,正當我被搖晃驚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於緊張而僵硬地躺在床上不敢亂動時,右方不遠處傳來砰砰砰砰的劇烈撞擊聲響,一時間我還以為這是什麼天崩地裂的狀況,難道真要世界末日了不成?(別懷疑,我當下就是冒出這麼荒誕的念頭,因為好巧不巧地震就發生在即將迎來千禧年的1999年,當時就盛傳世界末日即將來臨,學生之間總會開玩笑說如果世界都要毀滅了,還有必要認真念書寫作業嗎云云)那些撞擊與崩裂的聲響加深了恐懼,想著我不要一個人,要死也要跟家人死在一塊,正試圖起身喊人,說時遲那時快,在黑暗中看到一個暗影落下,某種金屬重物不偏不倚砸在我臉上,痛得我一聲哀號,嚐到口腔中一陣血味。伸手挪開時才知道傷人元凶就是放在床邊的立式電風扇......。

隨後聽到家人的呼喊,我摀著疼痛不已的臉與嘴唇跳下床,抓著弟弟的手在搖晃中勉強前行,好不容易大家都衝到屋外前面的一個小空地,當時四周因停電而陷入一片黑暗,左鄰右舍全聚集在一塊,往下面望去,也可看到其他住戶都奔逃而出。

小孩待在一旁瑟瑟發抖,大人們面色驚慌地討論著該如何聯絡親朋好友確認是否安好,又是否該冒險再回到屋裡,就這樣徬徨又焦慮地在那空地待了大概一個小時多,最終做出回家休息的決定便四散了。當然,後來一次次襲來的餘震幾乎不輸主震,恐怕沒有人真的能好好入睡。

一夜難眠,睜著眼看著晨間陽光灑入,這才發現許多東西都位移,抽屜全震到脫離,書桌旁的地上滿是掉落的書、厚重的字典與檯燈,啊,那便是當時巨響的來源吧?我鬆了一口氣,天沒崩,地沒裂,世界還好好的──畢竟那是我第一次經歷這麼大的地震,有這樣天真的想法也是自然的。

img_0.5849443135089651.jpg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後來照常上學,但有些同學老師請了假。接下來幾天,各種消息鋪天蓋地而來。電視機裡的那些倒塌房屋、山崩、斷垣殘壁、傷亡人數、人們崩潰的哭喊,還有身旁同學泫然欲泣的臉龐、老師灰敗的面孔,再加上家中幾處牆上出現一道道明顯的裂痕與多處地板磁磚嚴重碎裂,都再再宣示著,世界並沒有好好的,有些人的世界已經崩塌了

那一年,我們都還只是孩子,只懂得埋首讀書或在操場上揮灑汗水,但是無知的我們還是看得到、感受得到,同學與老師身上那些無形的傷痛,卻也無人敢去碰觸,只能在瀰漫教室與校園的那股沉重氛圍中沉默著,似乎連嘻笑都是一種禁忌。後來,不知道是誰提議募款,取得老師的同意後,我們開始手工製作募款箱,箱上貼著「為921募款」等字樣,一個放在教室前,其他幾個則放在學校每層樓的布告欄旁,無須其他語言呼籲,箱子就慢慢滿了起來。

我也拿出一點一滴存了好久好久的銅板,雖然湊一湊只有幾百塊,卻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捐款。

幾天後,班長負責把教室前那個箱子裡募集到的錢整理放進一個牛皮紙袋,遞給了那位臉色灰敗的老師,平日裡嚴厲的老師在講台上呆站了幾秒才收下,無聲地拭淚,那身影像打開了什麼開關,台下幾個同學也啜泣了起來,似乎是一直強忍下來的悲傷都在那一刻宣洩了出來。沒有人明說,但大家都明白,只是我們都還太年輕,沒有人教我們這種時候該如何面對這種生命的習題,也不知道還能做什麼,說什麼,大家只能無措地面面相覷,然後低頭沉默,或跟著哭泣。

這便是我對九二一的記憶,恐懼悲傷而沉重,一直到很後來很後來才能笑著跟姪女們分享當時腦袋瓜裡的千頭萬緒,看著她們不是太明白的臉蛋,真心希望她們不必經歷這樣的傷慟。(更多資訊與其他人的回憶→天亮之後— 921大地震廿周年

img_0.8690833677533968.jpg

這樣的記憶,最近又真真切切地回來了,不完全是因為閱讀,而是被地震震醒了。

閱讀這本書的前幾天(3/9),工作時被身旁玻璃門晃動的聲響嚇著,才想著風怎麼這麼大,下一秒地板就劇烈晃動,直覺先用手去護住晃動的筆電,兩眼火速確認四周,呃,都是成疊的書,半起身以便隨時可以視情況躲到桌子下。之後每隔幾天就有幾次小地震,此書閱畢後幾天(3/19),又來一次規模5.1的地震,震央又是南投,大家不免心驚,才跟朋友說,覺得從去年到今年的地震好像變頻繁了,難道真的是百年週期來了

3/23,凌晨01:41,手機突然發出嚇人的警報聲,我納悶地想著,哪來的地震?誤報嗎?(←顯示為警戒心太弱,正確的應對方式應該要立即起身去開門,以免搖晃導致門變形而無法開門逃生)當我手指按掉警報通知不久後,整棟房子就狂搖了起來,桌上比較輕的東西一個個掉落,這時才想起身去開門已經來不及,因為根本站不穩,只好又跌回床上拿著枕頭護頭,等待地震平息,隨後LINE的群組也叮咚叮咚響起,拿起手機報平安的當下又開始搖,打字的手指不自主地顫抖。

地震停了,那種搖晃感還在,我摀著加速的心臟強迫自己冷靜,先打開房門,再環視了四周,把床頭櫃上的東西一一挪開,將電腦桌往床邊挪移,如此一來就算衣櫃倒下也會撞上桌子而不是往床上砸。

img_0.3948845282829939.jpg

這次震央在花蓮,大家在LINE上討論後決定繼續睡。我在頭部上方擺了另一個大枕頭護頭,手握著手機,綣曲躺在床中間,感受著一個接一個餘震,聽著東西搖晃的聲音與整棟房屋發出的細微聲響,與外頭愈下愈大的雨,腦中想像著九二一留下的那些牆上裂痕再次擴大,心跳反覆加速又緩下,腎上腺素也一次次飆升,又是一個輾轉難眠的夜,只好打開Spotify聽點有趣的節目轉移注意力,直到凌晨五點多才沉沉睡去(淺眠人真的好辛苦)。

img_0.588029434250992.jpg

七點左右,緊握在手上的手機又開始叮咚叮咚響,大家都在關心新聞,只能慶幸,不是上班族的我白天還可以補眠!既然被吵醒了,我也撐起身體確認一下新聞,雖然有災情但無人員傷亡,萬幸、萬幸。

搖不停!氣象局:已超過150起餘震 不排除達規模6。雖然大大小小的地震對台灣人而言已是日常,晃著晃著都成了習慣,常常分不清是地震還是頭暈,但是規模較大的地震仍然會瞬間引爆藏在細胞裡的恐懼,尤其是在夜裡。

圖什麼?

閱讀《日常的中斷》才知道,三一一大地震時,日本人對台灣人伸出的援手「一開始」是有所防備與懷疑的,真的可以申請到這些救助金嗎?台灣人究竟圖什麼?身為一個總是會捐款盡分心力的其中一員,讀到這些懷疑時是有些吃驚的,因為我以為同樣都位處天災頻仍之處,日本應該不難理解台灣才對,但又想想,也許這也是一種民族性的差異吧。

嗯,圖什麼啊?硬要說的話......就是圖個心安?台灣人總是願意解囊捐款絕對不是因為我們特別有錢,只是因為各種震災風災的經歷,讓我們更能對他人的苦難感同身受,見不得他人受苦受難吧。不都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嗎?出不了力的我,往往都是選擇捐款,希望這些微薄的力量聚集成龐大的力量,讓那些不幸中斷的日常可以早一日重建,讓身處其中的人們不覺得孤單,能夠感受到些許暖意繼續走下去吧。

私心給分:《日常的中斷》(5星)
http://moo.im/a/35swBF

<後記>

1.閱讀第三部時,提到一個小女孩憑藉課堂上的學習而對海嘯的前兆有了警覺,向身邊大人示警並堅持逃難而拯救了眾人,該海灘成了普吉島海岸線上唯一沒有死傷的地點。這讓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對海嘯的認識是不足的,四面環海的台灣曾有過海嘯災害嗎?我沒有這樣的印象,於是查了一下,哇,還真有!(這裡)不過有造成災害的只有一次,而且年代久遠。之後有空再來研究研究海嘯。

img_0.9160814131778456.jpg

img_0.87668563091135.jpg

2.看到災民表示捐款都不知道跑哪去可能都化為一些權貴的跑車豪宅時,真的特別氣憤,覺得心意被糟蹋了,由此衍生出的不信任真的會讓人往後捐款時產生遲疑......詛咒那些連災民的救命錢都貪的無良之人每次出門都踩狗屎被狗咬開車自撞買屋鬧鬼投資慘賠年老落魄無人陪死後下地獄入油鍋炸油!

Sort:  

Congratulations @sumn! You have completed the following achievement on the Hive blockchain and have been rewarded with new badge(s):

You published more than 40 posts.
Your next target is to reach 50 posts.

You can view your badges on your board and compare yourself to others in the Ranking
If you no longer want to receive notifications, reply to this comment with the word STOP

To support your work, I also upvoted your post!

Check out the last post from @hivebuzz:

Hive Power Up Month - Feedback from February day 25
Introducing NFT for Peace
Support the HiveBuzz project. Vote for our proposal!

一時間我還以為這是什麼天崩地裂的狀況,難道真要世界末日了不成?

一點都不荒誕喔,光看文字都覺得好恐怖。
哎,立式電風扇砸在臉上真的不是玩的。好驚險喔,幸好沒有大礙。
無怪乎那天說起,我都說妳好像很經驗豐富喔。真的不容易啊!
說來當年的世界末日之說真的傳得言之鑿鑿。
只是近年傳得太多都麻木了,不知下一次又是幾時呢😅

這叫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我就是被砸了那次後,
電風扇前面都放一張椅子擋著,
這樣如果倒下就不會砸傷我!

世界末日之說真的講了好久都沒來!
我覺得那些預測都不可信,
而且我希望世界末日來得令人措手不及,
就不需要那麼恐慌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