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基因变化引发的思考

in #thinking6 years ago

在不久前,看完了一部《基因社会》的书,以及一直以来在阅读《时间简史》,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领域竟然很意外的让人有收获,虽然这收获未必“科学”。不过对于理解事物却是一个新的角度。很多时候名言警句发挥不了巨大的作用,并不是它们落伍了,恰恰是因为人们对它们太熟悉了。距离产生美,同样也可以产生新的认识。

书里面讲到在早期的部落里,人们天生便是不耐受乳糖的。相反,乳糖耐受才是基因组突变的一个“异常现象”。在当时社会食物普遍匮乏的时期,这时候的乳糖耐受反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们摄取食物的广度,从而比其他人更有效、有优势地把基因传播下去。

而在《时间简史》里也有一段关于世界是否由“统一”的定律管辖时表示,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可能更好的驳斥这一点:一些更“牛逼”的定律会比其他平凡的定律更易于传播,从而在社会占据主导作用—— These differences will mean that some individuals are better able than others to draw the right conclusions about the world around them and to act accordingly.

我一向满脑子都是洞的,所以很自然的联想到了“更优秀的人是不是基因组突变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会比绝大多数人获得更多资源的同时更有利的传播自己的基因,从而这世界上又多了一些天然不差的人。”乍一听起来这话让人觉得从源头上绝望,但事实上基因的变化是亘古有之的。换句话说,从不再是树上觅食的猴子,到集体迁徙出非洲,再到建立社会与文明,本质上基因就是在一轮又一轮的变异和淘汰的。而在更早的人类社会中,传播基因的规则可能更严苛,类似于动物间的只有部落首领才有最好最多的资格等等。虽然基因的传播意味着下一代只有自己身上一半的基因,越往后越少,但是优秀基因的携带者(外形优势,身份优势等)更可能获得传播的机会,而那些竞争力差的则从源头上比别人更具有劣势了。

归根到底就一句话:每个活在现代社会的人祖先都不会是讨饭乞丐的后代——因为他天然就比别人更没资格传播基因。

听起来有道理,那如何回应我们这些优良基因的携带者们,在各个社会中都不可避免的二八定律明显呢?

这就跟地心引力不进则退一样。每个人都是有原始资本的,但是不加以利用哪怕只是闲置,那必然的结果都是坐吃山空。就好像如果达不到逃逸速度,那就甭想飞出任何星体一样。同样,无论是进步的速度还是做出的成绩,当无法抵消无时无刻存在的反作用力的时候,那么天然的就会中和掉那个进步指数了。换句话说,当利息产生还没每天花的多时,那就相当于利息为负嘛。

其实真的应该感谢社会整体的科技发展还很有限,如果不是“走向宇宙”还几乎无法以很安全便捷的方式做到的话,那么那些超级富翁,世界闻名的科学家们可能早就是实际上的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人类外星物种了。也就是,他们的存在对于还在地球“挣扎生存”的人们来说,其实就只能是一个神话传说,而不是现实中可以作为激励、引导的榜样了。

而也恰恰是因为他们并不仅仅是神话传说,看得见摸得着同时能够做到言论引导人们,所以他们才成为了可攀登的目标。一个山顶的明灯那般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来说,“仇富”其实是愚蠢的。首先是没有必要,其次是与其等到有一天只能依靠“信仰”去想象,不如在更接近的时候去学习去合作去超越。

而所谓的“二八定律”更可以看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一个定义。虽然事实上强者也可能变弱,而弱者也可能变强,但是“循环”是一个很强大的圈子力量,就好像当手里有100块钱的时候,你选择去用它获得更多的资本,购买更多可出售的商品,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增加更多”的循环。而如果用这100块钱去消费享乐,无法通过这个过程获得更多资本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减少更多”的循环。

就好像在《富爸爸,穷爸爸》书里提到的,大部分的穷人用收入来“填补”各项漏洞:生活开支,税负,偿还债务等。而大部分的富人则用收入来“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股票,债券,知识产权等。

这里面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并不是生活固定成本、偿还贷款这类支出是不必要的,是因此需要“严于律己”过上艰苦革命生活的。这就好像生命一样,哪怕你每天就真的只是躺在床上解决一切问题,身体也是在不断消耗能量的——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存活成本”。这里面的关键并不在于“艰苦节约”,而是“创造新的收入”:每天只有100块钱收入,但是生活成本却高达90块钱,不是那剩下的10块钱也一并痛快光了才对,尽可能减低一切成本当然是必要的。但更关键的在于:去创造、去发现、去占为己有,那些能够带来更多资本的东西。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还有更隐秘也更重要的一点真相就是:

所谓的“存活成本”在庞大的资本面前,连毛都不算~

当然,如果你的资本才100块钱,那在90块钱的成本面前,也同样“毛都不算”。

这就好像,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如果一天走2万步估计都要废了,但是在有运动习惯的人面前,这不过就是啥事没有罢了。

与其每天都小心翼翼把更多的时间与可能放在降低成本上,真的不如花心思去想想怎么做能得到更多。

至于所谓的“阻力”,无论有否充足的时间去探索,还是有足够的脑力去实践等,先不说这些真的算不算阻力,但是本质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把自己当“智障”对待的。

这话真的不是贬低别人,因为没必要,现实中就是小到一篇长一点的文章,大到去花费点心思让自己的资产增值等等,人们总是有理由,有动力,有坚定的信心做到哪怕一屏幕字都没看全呢,就说专业性太强读不懂,要不然就是让自己变成待上收割机的韭菜。反而很多时候如果你表示无奈的话,他们还会很理直气壮的告诉你:没人会看这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文章的!

也是走进了社会,你才会看到差生敢这么理直气壮的表示:“老师,你TM就不会讲的简单点?!不知道没人听呀!”

任何时候人们都可以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借口,无论是用来反驳别人还是为了安慰自己。就类似你可以说自己之所以读不了长文是因为自媒体时代90%的文章都不是长文,所以导致自己“进化”了;又或者绝大多数的文章根本不值得仔细阅读等等。这些可能都是真相,也都可以成为“节省宝贵注意力”的理由,但是获得好成绩从来不是学渣的事,而成为学霸必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这就是真相。

同样,大部分人并不具备从专业人士那里获得权威可靠讯息的实力以及鉴别能力,与其自以为已经走上人生巅峰,连看本书都是“听”别人转述出来的“精华版”,自以为节省了时间,但其实不过是付费着交付了自我思考以及鉴别的能力罢了。

——这才是典型的被别人卖了,还非常快乐享受的付费顺便把钱给人家数好,告诉人家下次再来呀……

说白了,如果你把自己当傻子养着,厚一点的书不买,收费的内容不看,专业性的内容不点,那最终你真的可以成功的把自己养成个傻子。一点不夸张,因为人们就是有本事把做的长久的事熟练,而做的熟练的事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很多人为此会去寻找 不痛苦 的成长方法,例如所谓的最长期限以及赋予重大的意义等,确实在短时间内管用。但事实上这就跟不管你是第一次跑马拉松还是第一百次,都会觉得劳累一样。这里面唯一的区别就是一开始你并没有驾驭痛苦的能力,所以可能面临一个小别扭就放弃了。而到熟练之后你可以掌握痛苦,因为你知道“它真的不过如此”。

所谓的方法都是技巧,而技巧在“打磨”面前近乎于只有婴儿般的抵抗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前总说想太多不如做起来的原因,因为只有做起来了你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在现实考验的面前有哪方面的欠缺,从而才有机会让自己有一个做出反应的机会。而不是想不清楚八年以后身在何处就不动窝,那最大的结果就是八年后还在原地却不自知。

人们总是把痛苦以及困难这些东西想的太可怕,好像那东西遇上了就了不得了,好像 正常 的做事就应该是一帆风顺才行。其实困难就好像空气一样,是无时无刻存在的东西,只不过大部分人成为成年人之后,生活中的那一点困难也就不具备了打倒人的强度了。相反,如果是个小孩子,可能都会因为别人一句无心的话而伤心不已吧。而大部分的成年人与其说已经足够成熟,足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不如说脱离了校园才会发现生活中的那些困难自己还真没想清楚也真没应对之策来的更合适。

相反,有痛苦就会有安慰,比起来成长的迷茫,享受现代社会带来的娱乐显得那么容易。而娱乐又是和困难一样可以做到无孔不入,所以人们接收起来也更容易,一转眼可能就是几个小时过去了。有困难还没解决?不知道不能熬夜呀!等明天再说吧~

前两年看不少作品回味青春也好,吐槽中年危机也罢,身为一个年轻人不知道有多替这些“老去”的人们感到悲伤……

他们可能不知道,并不是因为TA们老了,于是出现了一大堆解决不了的问题,而是——TA们始终没去好好解决这些显得“麻烦”的问题,年轻的时候就各种逃避,又恰恰时间是不等人的,于是到有一天蓦然回首的时候发现:全TM是问题了!

又,这个时候恰好老了,无论是隆起的肚子还是满脸反光的油腻,自己看着自己都觉得讨厌……那所谓的青春年少,激情梦想却像是昨天的事一样。人越自觉没有未来就越会回味曾经。所谓的问题冠以“中年危机”的帽子是最能够掩饰一切,引起共鸣的优雅词汇,而问题呢?那么好几十年都没好好花心思解决的问题,索性就着啤酒毛豆随风去了吧,反正也体力不支了……

好多人这个时候才明白那些让人们舒服的东西其实就是反作用力,从而想抵制甚至毁灭它们。但这同样是没必要的。因为商业就是资本,而资本是精明的,人们既然有吃喝玩乐的需求,自然也有人有积极向上的需求,而资本恰恰是巴不得每一厘钱都赚到手的,又怎么可能不提供相应的服务呢?这就好像,平常人会为了一件几千几万的奢侈品而长草,而对于富翁来说同样有百万千万甚至亿万一件的奢侈品可以用来心痒一样。

也就是,人们以为是这世界没有把那条路摆出来,所以耽误了自己没及时走上那条路。但实际上是人们自己选择视而不见,于是那条路看起来“自动消失”了而已。

当你把自己当做一个“菜鸟”去对待的时候,那本质上就是放弃了自己成为高手的资格的。因为把自己当作新手绝对不是一个冠头衔而已,在这个头衔之后还有一系列举动和决定:你会选择自动绕开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内容;选择别人轻松易懂的解读;选择别人给出的建议从而避免独立决定;因为那些赚大钱的机会无不是有“难度”的,所以只能一次又一次去追逐小利,而更进一步距离高手更远……

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是以“高手”来要求自己,那么晦涩难懂的专业文章简直是最好的捷径了,因为这之后你还会选择为了帮助“小白们”而把这些内容再次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输出,做出的推荐得到别人的认可或者建议后再次自我升华,即便大部分人看起来那赚大钱的机会是困难的,高不可攀的,但是因为你懂而且你也有信心有能力去解决这个困难,从而有了更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可能。

选择这件事从来都不只是“选择”而已,而是背后一系列的举动的承担。

而这些又跟前面的“优良基因”有什么关系呢?

当你选择用资源填补生活“漏洞”的时候,就是会把更少的资源甚至没有资源放在“升值”这件事上的;

生活是一个没有“底线”的过程,漏洞会随着时间的延长更猛烈的侵蚀你的生活,从而漏洞更多,也进而更没有资源投入升值;

就好像一个久病的人几乎必然是被“药物”支配没有身体自由一样,资源的脆弱导致生活就是没有“资本自由”从而只能进一步各处受限……

一个都走到这地步的人,你说他会被什么控制?说“控制”可能显得太阴暗了,不如说人人都快乐自主的做着轻松的事以此来愉悦枯燥的生活。至于所谓的自由意志,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早在过程中无限的交付出去了。

这并不是为了引起“焦虑”,焦虑是正常的,别觉得心里一有点什么变化就是被消费了。改变其实真的很简单,从那些让自己感到“痛苦,别扭,困难,畏惧,漫长,枯燥,辛苦”的一些事情做起,可能真的要比从那些轻松愉悦,一转眼几个小时过去了的事情强。

基因都不是一成不变,你却选择待在原地焦虑?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何荷鸣(hehemingHHM)


关于自由的选择:《追逐安全感,只会失去更多的自在》
关于贫穷的本质:《贫穷,是一种病》
关于审美:《怡情在生命中的意义》


Sort:  

Hi! I am a robot. I just upvoted you! I found similar content that readers might be interested in:
http://d.toutiao.com/YN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