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那篇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因为约聚 @jessicameng @karasui @candiceji 吃太多影响了大脑容量,重新写此文参加大伟哥 @rivalhw 举办的“月旦评”中秋征文活动。
节日是个神奇的东西,每逢到一个时节,一种特定的气温,一种特定的花香,一场标志性的雨或雪,你就会自然而然意识到一种氛围的到来......
快到中秋节了,那种思念和追忆之感随即而来。
前段时间去莲花岛,走在农家田间小径,我偶然发现了一种紫红色的花,形状酷似喇叭,有人说叫牵牛花,我不太确定,因为在我脑海里,这种话叫做“夜晚花”,因为这花只在晚上寒凉的时候盛放,白天闭合。
第一次见到“夜晚花”,是在童年的时候,在我爷爷奶奶家鱼塘的对岸住着一户老太太和老爷爷,他们的院子里养着这种花。
思绪一下被拉回二十多年前。
这户老爷爷和老太太在我童年的时候,他们已经将至垂暮,印象中都已白发苍苍,独自住在一块相对空缈的田地上,两间矮小的瓦房,现在回忆起来应该只有三五十个平方吧。院门进去是客厅,一张小的方桌,直走里间是灶台厨房;从客厅右手进屋是卧房,仅能放下一张床。
老爷爷和老奶奶在我幼时的记忆里有种很奇怪的感觉。
第一奇怪的,就是他们的名字。按照辈分和年纪,老爷爷和老太太比我爷爷奶奶还要高上一个辈分,和我曾祖母一个年代。在我们那就喊“老爹”和“老太”。我不知道他们的真正名字,或许是没记住,只记得我一直跟着大人们喊他们“菩萨老爹”、“菩萨老太”。
第二奇怪呢,就是他们住的地方,虽然说就在我爷爷奶奶家旁隔座鱼塘,但是就当是农庄上的布局,还是觉得他们住得与世隔绝,年迈却儿女不在左右。
现在的我平时很少谈起他们,可是心里面终究忘不了那段童年的时光,那段有菩萨老爹和菩萨老太的时光。
小时候,爸爸妈妈忙,忙上班还有农活儿,有时还要做点小生意,我就被放在奶奶家。每天起床走到院子外,往东一看,如果看到池塘对过有人,就大喊一声“老太、老爹好!”大多数情况,老太就会朝我招招手,喊我过去,然后就会有糖果和其他吃的。
记得那阵儿,流行“蜂王浆”,菩萨老爹看到我去,就会从卧房不知道什么地方拿出来一支,给我。那个年代,农村的物质条件还很匮乏,蜂王浆是子女孝敬他们的,老头儿拿出来给我当零食,有时候上午只能吃半支,还有一半要留到下午。
菩萨老爹和菩萨老太的屋后,有三棵参天的大桃树,每年盛夏,树上总是挂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而我心里也总是惦记着,其实也都会有我的份儿。
后来,不知道是哪一年,菩萨老爹走了,就剩下了菩萨老太一个人。
只要我在家,老太依旧喊我去,还是有糖果和吃的。坐在长满了小野花的篱笆院子里,摆上一张藤椅,和一个小板凳儿,老太躺在藤椅上,我坐在旁边的小凳儿上,手里拿着水糕(苏州叫发糕),一边吃一边把我知道的西游记和动画片里面的故事讲给老太听。有时候,我还会给老太揉揉肩膀敲敲背,小孩子哪会真正地捶背。可是老太每次都特别高兴,傍晚时候,奶奶从门口喊我回家,老太都会说,dongmei(我的乳名儿)今天又给我说了唐僧、孙悟空了,还给我捶背啊,伢儿(孩子)懂事儿哦!
到我上了小学,老太被接到子女家去了,中考那年在路上遇到过一次,老太还是拄这那根竹拐杖。
高中时候听说老太去世了。
其实,起初我跟大家一样疑问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农村老人竟然会被称作菩萨。甚至我在想可能有的看官脑洞大开了,觉得是不是农村迷信,神婆之类的。
告诉你们,你们想错了。
在我稍许懂事了之后,我问过妈妈,为什么河东老太,大家都叫他们菩萨老太和菩萨老爹呢?
我妈告诉我,庄上的老人说,菩萨老太年轻的时候家境好,人特别好看,庄上的人那时候没见过什么好看的人,只知道庙里的观音菩萨端庄大方,就索性叫她菩萨了(农村一致认为观音菩萨是女性,现在好像又有人说是男性)。据说文革时候,就因为家里有点钱,人长得好,被抓起来吊着打。
我则觉得,大家称他们菩萨,应该也是因为他们善良,菩萨般得慈祥和仁爱。对待孩童慈爱,对待相邻热情,没有因过去的不公的时代而怨恨这个社会。年迈后相濡以沫,不劳烦子女,自得其所,老有所乐。
他们可能就是菩萨吧,或者是神仙!
更多莲花岛的文章:
菩萨欧尼好!
额 我是铁石心肠
“这种花”小姐姐前文有个错字。
好文!行文流水写的很接地气,很有自己的风格,有那种感觉在,棒棒的罒▽罒
错字没找到啊 在哪在哪?
dongmei,你好~~
你好 小盆友
可能是到人家历劫的
容我想想额头有没有朱砂痣
我想他們也是因為人真的不錯才被稱為菩薩的! :)
是的,真的很好,特别是对小孩子。
赞文章最后的那个广告横幅,很牛X
万能的某宝。
回忆里充满了温情,这也许就是节日的意义吧。
😄对٩(๑^o^๑)۶ 侧面说明年纪大了开始回忆往事。小时候最喜欢过节,因为有新衣服,各种好吃的,现在节日除了送礼聚餐,都很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