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慈善与行政碰撞

image.png

Source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接受被动捐款,印象中学生时代每年都会捐款,一般有两种捐款,一是为某个慈善项目和困难群体捐款,另一种是为了学校里某个同学捐款,且不说大家愿不愿意,但形式上就属于被动。

慈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愿的,是一种个人选择,在我看来,一切被动所谓“建议”捐赠的行为都已经不是慈善行为了。

比如学生时代如果你不接受学校安排的统一捐赠,当然也不会强行把你怎么样,但在老师和学生眼里你大概率会成为异类。

而这两年我们单位也在偶尔倡议捐款,之前上级部门某个同事生病了,也是倡议大家捐款。这位同事对我来说相对熟悉,即便不统一要求捐款,我也会主动。但对于其他同事而言,是否要捐款、捐多少,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如果说为同事捐款还说得过去,那为某个来自上级、甚至上上级下发的慈善项目捐款,那就是多数人无法理解的。

这些慈善项目,有的是为孤寡老人捐款,有的是为困境儿童捐款,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是如果上级“倡议”下级捐款,那么下级单位又怎么好意思不捐呢,于是下级单位的领导自然会强化“倡议”,这其实就是变相的行政要求。

在职场,比学校这样的环境更为尴尬,毕竟你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如果拒绝捐款,不难想象别人会如何议论。

可奇怪的是,所有人都知道这种行政劝捐是不合理的,你知我知领导知,但是不好意思,这种事情无法与职场潜规则、人情世故完全脱离。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总觉得慈善事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真正壮大,不管一笔善款到底能否帮到困难群体,人们对捐款的厌恶会逐渐产生的。

Sort:  

是的,慈善要发自内心,最好是自愿的,捐款与否还是不要去勉强。

变质了,根本就是完成任务。